关于结构改革这个宏大的论题,不管是日本还是外国媒体都在竭力宣称,改革进程一旦停滞,就会损害日本在外国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引发抛售日本股票的风潮。但是对于这场改革的实质,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比如,结构改革是在1997年,在桥本龙太郎首相宣布包括前面所提过的财政改革在内的“六大改革”宣言之后,才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日本和外国媒体很快就达成一致,为这一宣言大唱赞歌。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外国投资者们用脚投票,从1997年年初开始抛售日本股票,掀起了从日本撒资的狂潮。
桥本首相在1997年1月宣布他的财政改革政策时,我正好去伦敦出差,当时英国投资者们对于日本股票的主流看法是:“日本经济是靠政府支出支撑的。现在政府宣布将减少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整顿计划的一部分,这就再清楚不过了,日本经济将要走下坡路。所以你为什么还要让我去买日本股票?”当时从日本出逃的投资基金数额非常之大,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Nihon;Uri(抛售日本)”来形容这种现象。正如这些投资者们所预料的,1997年的消费税增加导致了经济灾难,日本经济连续五个季度持续倒退。改革本身没有办法让那些购买日本股票的投资者们信服,不管他们是外国人还是日本人。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日本经济能否保持在一个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们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希望通过结构改革来改变旧有的经济构造。他们怀揣一种优越感,自以为无所不知,要为日本经济勾画一幅理想蓝图。这种喜欢扮演上帝,爱替政府的结构改革制定“正确规划”的倾向,在美国和英国的新闻工作者当中尤为明显。但是那些用自己的钱来投资的投资者们可没有工夫理会这些自大的家伙,他们必须时刻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谨慎的投资决策。总之,这些投资者不会有兴趣在一个用不切实际的改革来动摇自身根基的国家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