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国际金融风险> 为什么日本企业的需求下滑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

为什么日本企业的需求下滑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

2019-10-31 00:49:29  来源:国际金融风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6分钟的时间

为什么日本企业的需求下滑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

时间:2019-10-31 00:49:29  来源:国际金融风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那么在日本过去15年期间,到底是谁在储蓄,又是谁在借贷呢?图1-5汇总了各种有关资金流向的数据,从而表明在整体经济中哪些部分在积累资金,又是哪些部分在借用这些资金。图中的水平线上方表示净储蓄,水平线下方表示净投资。这张图包括了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海外等五类数据曲线,图中任何一个时点的五类数据值的相加值均为零。由于图1-5中各类数据曲线过于密集,可能造成混淆,在图1-6中,将非金融企业与金融机构数据合并,从而将数据曲线减为四条,因为这两个部门所遭遇的是相同的资产负债表问题。

图1-5企业行为的剧变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1)

图1-5企业行为的剧变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1)

在理想的经济状况下,个人部分曲线应该位于图1-5的顶端(也就是净储蓄),企业部分应该位于图1-5的底端(也就是净投资),而另外两个部分——政府和海外则应位于正中。在图1-5中,个人部分曲线如果接近顶端,表示个人储蓄率较高。而贴近底端的企业部分曲线则意味着企业的借贷与投资非常活跃,也就是说投资率很高。最后,代表政府和海外部分的两条曲线稳定于正中,意味着政府财政和境外账户的收支平衡。这种情况就属于理想的经济状态。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日本经济是否曾出现过上述这种理想状态?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在1990年,平成泡沫正处于顶峰时。当时日本的个人部分曲线恰好位于图的顶端,而企业部分则位于底端,海外部分处于轻度净投资的位置(低于水平线),而政府部分则处于轻度净储蓄的位置(高于水平线)。海外部分的净投资意味着其他国家正在从日本借钱——也就是说,日本享受着对外贸易顺差。政府部分的净储蓄则表明日本政府维持着财政盈余。归纳起来,日本经济在1990年度的特征就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对外贸易顺差以及政府财政盈余。当时日本经济形势表现得非常理想,1979年,哈佛大学的傅高义(EzraVogel)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畅销著作,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书名非常贴切。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日本经济在1990年的表现堪称楷模,那么,日本在当时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所向披靡、无与争锋,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1-6企业行为的剧变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2)

图1-6企业行为的剧变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2)

不幸的是,1990年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泡沫,当这个泡沫破灭之后,一切都随之改变。首先,于1990年开始的资产价格暴跌撕裂了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惊恐万分的企业们齐齐转向偿债,使得企业的资金募集显著减少:(这一点在图1-6中由粗线表明)。

忙于偿债的日本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作为一个整体,到1998年,企业部分已经变成净储蓄者,将表示其资金流向的曲线抬升至水平线以上。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停止了从个人部分吸收投资,甚至还将自有资金用于偿债。如此一来,所有企业都在忙于偿债,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一种危险的状况。至2000年,日本的企业储蓄已经超过了个人储蓄,在正常经济形势下本来应该是资金最大借贷方的企业现在变成了最大储蓄者,忙于偿债而不是融资,这种状况在日本一直持续到了最近。

作为这种企业行为转变的结果,从1990年到2003年,由于企业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0%(如图1-6所示),也就是说,由于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0%的企业需求烟消云散。如此大规模的需求下降足以将任何一个国家拖入经济衰退的境地,并且最终演变成另一场大萧条。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