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总结的股票市场的行为理论及他在这些理论上的应用
据索罗斯观察,股票市场行为理论主要有三条:“有效市场”理论、技术分析的指导性及基本面分析。如图所示。
股票市场行为理论
1.索罗斯和另外几个人用自己长期良好的市场表现证明了“有效市场”理论的错误性。某些固执的学者撰文说索罗斯现象可以归结为运气;如果这样说,那么莫扎特是不是也可以归结为运气?商业圈可没人相信。索罗斯讽刺地说过:“越多人相信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就越没效率。”
2.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薄弱,而且有时并不能指导实践。
3.基本面分析认为由公司收益和资产等指标决定股票价格。但股票价格同样能通过发行、股份赎回或者并购等改变基本价值。
我个人认为,最终还是价值决定股票价格。投资者不同于投机家,不必过多考虑短期收益。然而索罗斯进一步总结说反射理论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反射理论的精髓是“观念改变现象,而现象又反过来改变观念”。这种现象俗称为“反馈”。我的理解是如果公主亲吻了一只青蛙,青蛙变成了王子,那么公主就会多吻王子几下,而王子也会回吻公主……之后不言而喻。反过来,如果你把一只好狗拴起来并用脚踢它,说它是“坏狗”,那这只狗就会变得狠毒,乱咬人,这样一来就会招致更多踢踹,而它也会更加疯狂地咬人。
换成货币,如果投机商认定美元要涨,他们的购买就会推动美元进一步上涨。相应地会产生低利率,刺激经济,证明美元果真上涨。同样,如果投机商们认为微软或某公司业绩上涨,他们就会囤购这一公司的股票,而公司管理部门就会利用这些交易作价购买其他绩优公司的股票,使得自己公司的股票进一步上涨。索罗斯称这种现象是现实与观念相互作用产生的观念所影响的。如果用“鞋带”作比,则一条代表事实,另一条代表观念。也有人称之为乐队花车效应(即从众效应)。
无论是反馈还是反射性,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参与者不清楚客观真相到底是什么。而事实上他们自己的行为就是真相本身。(这就是军队决策问题的本质:战争的迷雾阻碍你获取所有信息;而因为你的敌人一直在针对你采取行动,等到你掌握了所有信息的时候,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爱德华·N·卢特瓦克曾写道:“不幸的是,伯克利、海森伯格等人在很早之前就发现了这一定律,而索罗斯一会儿私下声称自己为原创,一会儿又声明不是自己的原创。”《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提到“反射性”现象时说:“麻烦来了:找一个曾经否认过自己是原创的人吧。”
索罗斯曾经希望将反射性理论进一步发展,像凯恩斯用他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来解释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 来说明他所预料的这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萧条。尽管他认为这一想法既有价值又具趣味性,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他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经济学理论。投机商、政治家和决策者们都明白这一道理,正如杰弗里·A·弗兰克尔在其1999年3、4月号的《外交事务》杂志中指出的那样:“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得知他的理论被其他经济学家忽视是很让人苦闷的。”
索罗斯对体现反射性现象的金融领域很感兴趣,尤其对这两类关系:其一是贷款与担保之间的关系,其二是监管机构与经济的关系。
贷款行为增加了贷款额所基于的担保品的价值,前提是赚到的钱的数额大于贷款的利息。假设日本铁路这样的公司或者一个国家以低价借来资金,便宜购买到生产性资产,那么盈利就会顺理成章。借贷资金通常会刺激经济,而且经济实力越强越能使资产价值和收入得到保障,从而建立起信誉。然而,
如果最终债务得不到清还,那只能卖掉担保品,使之贬值,而整个过程也反向发展。
索罗斯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他灵活运用了大量衍生产品,尤其是期货合同。这些衍生产品不但为索罗斯提供了建仓的杠杆,而且如果运用得当,它们还可以在不剧烈影响市场的前提下短期内实现大宗交易。这使得索罗斯可以在相对隐秘的情况下操作。但是联邦监管机构却担心衍生产品的不稳定性,尤其害怕那些把钱借给索罗斯或其他高风险资金管理者的银行最终无法脱身,就像曾经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