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的股市经历及处世态度
近几十年来,沃伦·巴菲特,一个曾经即使在自己的家乡也鲜为人知的人,如今却成为了美国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和最富有的人物之一。他人生的得意或是失意——得意的时候居多——甚至是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在商业媒体上成为热点新闻。而关于他的这一切都有一条清晰、连贯的历史脉络,因此更便于我们展开研究。
巴菲特最初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追随者,后者在“价值”(区别于“成长")投资法方面是最杰出的理论家。他编辑过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Itelligent Investor)一书,书中精辟地阐述了该方法。但当一名追随者自己成长为一位大师时,或者当时代发生了变迁,他就会超越以前的权威并开创新的领域。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巴菲特也不例外。
如果在1956年,你在巴菲特开始合伙投资的初期向他的公司投资1万美元,那么到1969年末,当巴菲特解散公司时,你就会获得267 691美元的回报。他从来没经历过坏年景,即使是在1957年,1962 年,1966年和1969年的严峻的熊市(要说坏年景,1999年倒算一次)。当合伙投资结束后,你可以选择同巴菲特一道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尽管它后来脱离了合伙制,变成了巴菲特的投资工具。如果那样的话,你最初的1万美元到目前将增长至5 000万美元左右。(这一惊人的业绩在某种程度上是靠着调用保险公司浮存金来购买股票而不是普通债券,靠着用一家公司去收购另一家公司,因此与共同基金的绩效没有可比性。)
尽管身价不菲,巴菲特的处世态度却堪称朴实,他既坦诚又友好。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他锁定并收购股价低的问题公司,重整后高价出售,就像秃鹰清理动物尸体腐肉一般令人不快,但他却是一只令人感到愉快的秃鹰。他一笑起来的时候,圆脸上的大嘴两旁就会出现很深的笑纹。大大的牛角框眼镜后面闪动着他那令人捉摸不定的目光。他发际线很高,头顶着一堆杂乱的头发,眉间有着很深的竖纹。巴菲特发皱的衣服是美国中西部的风格。他身材矮胖,喜欢吃垃圾食品,包括汉堡、炸薯条、乳脂软糖和樱桃味的百事可乐。如下图所示。据说有一次在晚宴上,他拒绝了一杯端过来的葡萄酒,说“不了,谢谢。我还是愿意要钱”。总而言之,巴菲特的生活并不奢华。他在城里没有豪宅,乡下也没有别墅、游艇和农场,没有艺术藏品,也不像以前的大亨们那样四处捐赠。
沃伦·巴菲特
每个人都想要从显赫的富人那里获取点什么。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曾经做过夜总会的歌手。她从奥马哈搬到了旧金山,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逃避那里的生活向她提出的无休止的要求。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好,但巴菲特曾经和他的女管家阿斯特丽德·门克斯交往过一段时间,她曾在苏珊唱歌的那家位于奥马哈的法国咖啡馆里做过服务员。
巴菲特对他所有的孩子都比较信任,但却因为不想让他们变得堕落而没有给予他们太多。他说:“我的孩子要在这个世界上闯出自己的天地,而且他们也知道,不管他们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他们。”但他绝不会遗赠给他们“终生的免费饭票,仅仅是因为他们投对了胎”。而他的子女们却未必都对这种苦心感到满意。他女儿说:“当别的父母都想着给自已的孩子买东西,而你所需要的却仅仅是一小笔钱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很不是滋味……按他的原则,他是不会给我们的。从小到大,我父亲都在教育我。不过,我觉得自己已经上够了课,他可以适可而止了。”
他认为快乐来源于小小的进步,而不是一劳永逸地达到某个目标。让你感到快乐的不是你住在豪宅里,而是你给自家房子多添置一间屋子。他相信“精英治理是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的”。继承财富,或者说仅仅由于父母的选择,在一出生时就获得终生免费的饭票是“社会的不公”。基于这一人生哲学,他将大部分的财产都赠与了一个基金会,该基金会将来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