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理性,逆市操作
巴菲特在其投资经验中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必须避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很多市场状况都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造成的,尤其是担心和贪婪,因此造成了股票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但从长远角度看,股票价格不会永远高于实业的基本价值,所以,有朝一日,股票的价格最终还会回到符合其价值的价格上来。
针对这种市场规律,巴菲特往往采取逆向操作的投资方法,即在人们狂热买进时抛出,而大家竟相脱手时,反而大量买进。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赚钱,必须在别人贪心时害怕,在别人害怕时贪心。所以投资时,第一,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对抗,因为天性常常会带领你到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第二,要常常去体察周围的环境。当感受到环境愈来愈贪婪时,就要勇于退出;反之,则要勇于买进。
但需要指出的是,逆向操作不能单从字面去理解,并非所有被抛售的股票都可以实施逆市操作。只有那些价值远远高出价格的股票,才值得逆市买进。
因为逆向操作的缘故,当股市做空时,正是巴菲特的进场时机。只要深知公司的品质良好,就可以预期未束将有反弹的时机,当大部分的投资人因为股市萧条而恐慌时,最佳的买点往往会在此时出现。巴非特深知多空循环之秘,才稳当而持续地获利。
1968年的大牛市时,巴菲特毅然做出了退出股市的决定。当时,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纪录还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买卖单据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在美国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一次, 而且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许多天。到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竟然攀升到了990点, 1969年年初又升到1000点以上。
面对一天比一天令人狂热的股市,巴菲特清醒地意识到,狂热背后的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为了防止自己的盈利付之东流,在1969年5月他最终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决定:解散巴菲特合伙公司。当时市场正处在牛市的高潮中,很多股东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巴菲特的解释是:“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事实证明巴非特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就在巴菲特退出股市不久,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而在这次近似疯狂的牛市中,巴菲特合伙公司没有赔一分钱。
1972年,巴菲特第二次碰到了大牛市,他的选择仍是逆市而为,在别人疯狂买进时卖出了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国股市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一群市值规模大、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涨到不可思议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恼。1972年,伯克夏公司证券组合资产规模有1亿多美元,巴菲特却大量抛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84%的资金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播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如沃尔特、迪斯尼、通用汽车、施乐、IBM、西尔斯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非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 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也把逆市策略应用到了1999年的大牛市的操作中。
1999年,美国出现了第三个大牛市,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出现这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过度膨胀。然而,巴菲特自涉足股坛以来,就对投资高科技股票敬而远之。在科技股高升之际,他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的公司股票,结果伯克希尔公司大败给市场,整整亏损了20%。
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纷纷指责巴非特,为什么不投资高科技股。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也因此评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已是明日黄花了,但巴菲特仍然坚持己见。
他给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解释是:“1999 年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一年有几家我们重仓拥有的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才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真正保证。偶尔有些时候我和芒格相信,我们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长期持续的竟争优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做到一起码是无法百分之百断定。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但在投资中,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实巴菲特早在1986年的年报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呢?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使得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黯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结果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英明的。美国股市在2000、2001、2003 三年中分别下跌了9.1%、11.9%、22. 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巴菲特的公司同期业绩却上涨了30%。
人们不得不佩服巴菲特对市场的理解有着更为理智和长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