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港股>港股投资入门> 红筹股的发展历程

红筹股的发展历程

2019-09-16 22:59:42  来源:港股投资入门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6分钟的时间

红筹股的发展历程

时间:2019-09-16 22:59:42  来源:港股投资入门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定义,红筹公司是在中国境外(含香港)注册、35%以上控股权由中国内地机构或内地机构辖下的上市或私营公司持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红筹公司所发行的股份称为红筹股。截至2001年7月31日,恒生红筹指数成份股共47家,红筹股总市值为9643亿港元左右,另有中信泰富、华润创业、联想集团、中国移动(香港)、中国海洋石油等红筹股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的历史走势详见图6.1。

红筹股市场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经历了四个关键性的阶段。第一个关键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至1995年,这是红筹股初成气候及红筹股概念形成的时期,我们称之为红筹股起步阶段。第二个关键阶段从1996年到1997年10月,是红筹股注资重组、繁荣昌盛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97年10月到2000年10月,是红筹股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广信事件后低迷徘徊的时期;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10月开始,是红筹股市场重拾信心,尝试复苏的时期。

图6.1恒生指数及恒生中资企业指数周线走势比较(1993.4.1一2001.8.13)

图6.1恒生指数及恒生中资企业指数周线走势比较(1993.4.1一2001.8.13)

一、红筹公司起步阶段

中资企业在香港有较长的历史,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中银、招商局、华润和中旅4家老牌中资企业。在1979年以前,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速度较慢,业务范围仅限于与国内有关的贸易、旅游和航运等方面。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纷纷在港设立“窗口”公司。其中最有名的是国务院于1983年成立的光大集团和1987年成立的中信集团,它们与原来的4家老牌中资企业一起,构成了香港6大中资企业集团。1984年,中资企业开始进入香港股市。

(一)中资公司在香港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利用现金或交换股票的方式收购另一家已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然后以注人母公司资产的方式,实现间接上市,从而避免了严格的上市规定和繁杂的申报程序。

中资企业在香港股市买壳上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向财务出现问题的香港上市公司注资而头壳上市。1984年初,香港当时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由于财务危机而濒临破产倒闭。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手组成新琼企业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的名义先后向康力注资4.37亿港元,进而拥有其34.8%的股权。其后,1993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收购了该公司51.2%的股权并于当年7月将上市公司改名为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986年6月,中信集团在港府的促成下,注资3.5亿港元,收购了当时因出现严重坏账和资金周转困难而陷人财务危机的上市银行——嘉华银行,取得该银行92.5%的普通股和全部优先股,从而成为中资控股的第二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招商局与美国兆亚国际集团以68:32的股权比例组成新思想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出资4亿港元,收购了当时处于财务危机的友联银行。收购完成后,新思想拥有该银行61%的股权,友联成为第三家由中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第二阶段,通过主动收购香港上市公司这一途径入市。从1987年开始,中资公司不再仅仅局限于被动地等待陷入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作为壳公司,而是根据自己的长期投资战略,收购营运正常的中小型上市公司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逐渐注入资金,对原来的公司进行重组,并最终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公司。其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中信泰富,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1.1990年2月,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信集团以每股1.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上市公司——泰富发展有限公司,并先后注入自己所拥有的港龙航空公司38.3%的股权及其他两项工业物业,由此取得泰富49%的股权,成为泰富的控股公司。

2.1991年7月,注资重组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及可转换债券,筹措资金25亿港元,再加上部分内部筹措资金,以31.14亿港元的代价,收购国泰航空12.5%的权益和澳门电讯20%的股权,并将公司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从而一跃成为市值达40亿港元以上的大型上市公司。

3.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香港大财团联手,斥资近70亿港元收购香港最大的华资贸易行——恒昌企业。1992年1月,中信泰富又动用近30亿港元全面收购恒昌、使其成为中信泰富的全资附属公司。本次收购后,中信泰富的市值升至120亿港元左右,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居前20位,成为红筹股的旗舰,并在1992年8月被列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4.1993年1月,中信泰富向香港中信购入香港电讯12%的股份和化学废料处理厂20%的股份以及香港中信在内地投资的两个电厂项目。此次收购仍然是以配售新股方式集资,共筹集资金70亿港元,创下香港股票融资的最高纪录。

从1990年2月收购泰富至1993年3月,仅3年时间,中信泰富的市值由不足10亿港元猛增至300亿港元以上,按市值排名已列香港上市公司的第17位,成为中信集团在香港的主要营运公司。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内地国有企业掀起了在港买壳上市的热潮。1992年10月,首钢收购东荣钢铁51%的股权;同月,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收购百利大公司30%股权。1993年,此类收购上市公司活动达到高潮。到1993年底,由内地机构控股或成为主要股东(按香港《上市条例》规定,持有香港公司10%股权的就成为主要股东)的香港上市公司有近30家之多。

通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而变相.上市的中资企业有以下主要特性:

(1)很多“买壳”中资企业都是中国经济上和政治,上非常有实力及影响力的机构,包括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首都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等。其中一些机构还与香港当地一些大财团结成联营公司。

(2)这些公司在被收购前后,股价均有很大的波动。

(3)收购完成后,一般都进行注资和业务重组,尽管如此,很多被收购公司的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并不明确。

由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不少国内企业需要资金以配合业务发展,并希望通过香港证券市场进行集资活动。然而循正式途径在港上市,既需要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也需要香港联交所的安排,从而花费较长的时间,这正是买壳上市热潮迭起的内在原因。借壳上市方面有利于老股东在收购消息公布后股价大幅上升而获利;另一方面,有关的中资企业也达到迅速上市的目的。但1993年一窝蜂买壳上市造成了较混乱的局面,从而迫使国内监管当局出台有关政策以制止买壳上市行为,此后中资企业买壳上市的案例便不多见。

1993年有关壳股的表现可参见表6.1。

表6.11993年“壳股”资料

表6.11993年“壳股”资料

(二)红筹股公开招股上市

90年代初,香港证券市场基调转好,一些背景雄厚的中资集团开始计划将旗下业务包装上市,从而掀起了香港证券市场中的首次中国概念热潮。招商局属下的海虹集团是首家在香港注册并公开招股上市的中资企业,香港报刊称其为“海虹模式”,它“突破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为其他中国国有资本的企业在港上市开创了历史先河”。海虹集团1992年6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并于同年7月15日宣布以每股1.5港元的价格发行股票6,125万股,筹资9,187.5万港元。结果超额认购373倍,冻结资金343亿港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筹资8,427.5万港元。同年8月20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属下的中国海外发展公司以每股1.03港元的价格发行股票8.2亿股,超额认购99倍,冻结资金836亿港元。1992年11月11日,香港中旅集团属下的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股票4亿股,每股发行价为1港元,超额认购高达400倍,冻结资金1,600亿港元,创下了香港股市超额认购的历史最高纪录。1993年2月10日,骏威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股票3.3亿股,发行价为1.22港元,超额认购倍数超过600倍,冻结资金2,400亿港元,并打破了1992年香港中旅创下的超额认购和冻结资金两项历史最高纪录。

表6.21992年-1994年间红筹股超额认购概况

表6.21992年-1994年间红筹股超额认购概况

二、红筹公司繁荣鼎盛阶段

1996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临近,中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中国概念为市场所追捧。1996至1997年,多家窗口公司如深业控股、上海实业、北京控股陆续上市,红筹股的注资重组概念开始被市场热炒,整体板块盛极一时。从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中,红筹股交投活跃,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上涨了198%,超过当期恒生指数的涨幅4倍。1997年5月,北京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北京控股公开招股,市场反应空前热烈。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北京控股的上市保荐人一百富勤先后两次加印申请表,发放申请认购表达110万份,北京控股公开发售部分的超额认购倍数达1,276倍,冻结资金2,149亿港元,创造了香港有史以来一家公司发行股票、印发申请表、超额认购倍数、冻结资金等多项的纪录。同期,多家红筹公司

如中远太平洋、招商局国际、中旅国际等纷纷配股集资,收购母公司资产。1997年8月恒生中资企业成份股指数创出历史高点3,960.25点。针对市场狂炒注资概念的实际情况,为了规范红筹股公司的行为,中国证监会在1997年发出了对红筹上市公司的监管指引,其具体内容见表6.3所示。

表6.3红筹股监管指引

表6.3红筹股监管指引

三、红筹股低迷盘整阶段

1997年10月以泰铢贬值为导火线的亚洲金融风暴给香港经济带来重创,经济衰退,失业上升,消费下降,中国对外出口锐减,投机者乘机狙击港币,港元同业拆息率飚升,加之投机者沽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和部分恒生指数成份股图利,恒生指数从16,800点跌至6,800点。1997年10月到1999年间红筹股相继受亚洲金融风暴、粤海事件、广南事件和以“广信破产”为标志的国投信誉危机的影响步入了低迷。例如粤海公司作为广东省的窗口公司,是老牌的红筹公司,它在香港经营20多年。从90年代开始,粤海公司参与资本运营后就不断分拆与注资。粤海集团本可凭借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优势,改变自已的公司架构和业务结构,为国有企业改革树立一个样板。但最后该公司实际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管理混乱不清,没有处理好资本经营与

生产经营的关系。粤海公司从在股市大规模筹资后,并没有去加强主营业务,而是重复搞低层次的加工制造业及投资地产。主营业务竞争力因此未能及时提升,加之内部风险控制不力,最终经不起金融风暴的考验。

此间多数红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借贷困难,再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市场对红筹板块的信心受到重创,一些中资企业的筹资计划被迫推迟。

四、重整复苏阶段

2000年中,科技热潮席卷全球,中港经济基调转暖,恒生指数逐步收复失地,红筹股市也开始逐步复苏。一级市场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截至2000年12月底,2000年香港交易所主板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为36和44家,集资金额4,590亿港元,其中红筹股公司12家,集资金额高达3,539亿港元,所占比例为77%。红筹国企股在2000年香港市场筹资能够取得骄人成绩,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内的四大公司大规模集资获得成功,仅这四大红筹国企股的集资金额就高达3,266亿港元,占市场集资总额71%。这段时期内,红筹板块开始了市场结构的调整,新上市的多为主业明晰并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实业公司,已上市公司的重组中心在于突出核心业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以华润集团旗下的3家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华润北京置地和华润励致)与中粮集团旗下的2家上市公司(鹏利国际和中国食品发展)的重组案例堪称典型。

(一)华润集团的重组计划

华润集团共拥有华润创业有限公司(0291)、华润励致有限公司(1193)和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1109)3家红筹公司。在华润重组计划前,华润创业的主要业务包括物业投资与发展、食品及饮品经销、基建及其他投资等诸多业务;华润励致的主要业务包括压缩机、半导体、资讯科技和家具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华润北京置地的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管理、销售建筑材料及相关设备。不难发现,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华润励致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太突出且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华润集团于2000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重组计划。其重组计划的要点如下:

(1)对华润创业的重组。在重组计划中,华润集团欲把华润创业打造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经销公司。具体措施是,第一,华润集团把本身与经销及物流相关的业务转让给华润创业;第二,华润创业以其对华润励致和华润北京置地的股份为代价从华润集团处收购了石油经销业务;第三,华润创业逐步增持了五丰行控股权至98.7%,并成功将之私有化,取消其上市地位,以大大提高华润创业在仓储及超市零售业务领域内的竞争力。

(2)对华润励致的重组。在重组计划中,华润集团欲把华润励致定位于致力科技及其相关业务方面的上市公司。具体措施是,第一,华润创业将所持有华润励致的全部权益转让给华润集团,使得华润集团直接持有华润励致74.4%的权益;第二,华润励致向华润集团收;购压缩机、半导体、资讯科技等业务。

(二)中粮集团的重组计划

鹏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268)和中国食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506)的最终控股股东皆为中粮集团。为了配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迎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严峻挑战,中粮集团在2000年展开了重组计划,加快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

中粮集团重组计划共分为两大步骤:

(1)对中国食品的重组。中国食品向鹏利国际的直接控股公司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粮香港)收购中粮油脂和COFCOWine&SpiritsHoldingsLimited的全部权益,而中粮油脂则在国内拥有许多从事榨油、精炼及销售食用油、买卖黄豆、油菜籽、食品及面粉等产品公司的权益;另外,中国食品亦与中粮香港签订了有关协议,以使中粮油脂通过中间控股公司购入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的40%的权益,通过这些重组方案的实施,中国食品专注于在食品饮料业务方面的持续发展。

(2)对鹏利国际的重组。在最近两三年内,中粮集团将陆续把所有合适的物业及酒店权益注入鹏利国际,使之成为中粮集团在物业及酒店业务方面的上市旗舰。

华润集团和中粮集团通过一系列重组计划强化了旗下上市公司的专业化优势和竞争力。

红筹公司的重组不仅仅局限于单个集团,市场上也出现了数个红筹集团在重组中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的案例。2000年12月,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书》,决定在境外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权转让、发行债券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2001年3月26日,招商局国际以1,742万新元,认购中国光大新加坡投资拥有的中国光大亚太23.9%的股份,招商开始入股光大的码头业务。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