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李先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只是在内地多年的炒股思维并没有太大改观,他还是想把“内部关系”当做人门的捷径。另一个朋友就在这恰当的时刻出现了,推荐给李先生一些“有保底的”公司(市价低于净资产),其中有些公司的市价还不到净资产的80%。李先生当年的感受,相信现在的内地投资者也会有同感。“内地哪可能有低于净资产的股票?”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李先生决定投资。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从该公司股东处买进股票的时候,李先生曾尝试着和对方侃价,而出售方竟然慷慨地答应了以净资产七折的价格成交了这些股票。欣喜若狂的李先生立即付钱买下了股票。想到未来的收益,李先生不禁感慨,“在香港赚钱真容易啊。”但李先生可能没有想到,把股票卖给他的那个股东也正暗自庆幸,“内地来的人真傻啊!”
李先生接手股票之后,这只股票的市价从来没有高于他买进的价格,这么一只绝对不可能亏本的股票再次把李先生套牢。连续的打击之后,李先生终于明白,在香港股市如果再这么操作下去,早晚会被这些所谓的朋友和内幕消息活活坑死。
净资产只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指标,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经营状况,因此,也就不能作为研判公司股价的底线。股市投资的本金或资产是逐利讲求回报的,虽然股价低于净资产,但如果没有好的回报的话,这样的股票还是不会得到投资者青睐的。
受到连续的打击之后,李先生开始质疑之前积累的内地股市投资经验,逐渐认识到了香港市场的生存法则。如今,李先生已经逐渐熟悉了香港市场的交易规则和公司基本面情况,他开始从这片淘金者的乐土赚到了丰厚的利润。在摸爬滚打这些年之后,李先生对于香港资本市场做了总结,认为香港投资者的结构和内地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香港和内地的市场参与力量有所不同。香港市场的主要力量是机构。相比内地60%以上的散户比例,香港的机构持有流通市值的60%~70%,因此,对于市场的走向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同时,跨国机构和本地金融公司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绝对上风,因此从经营风格来看,香港金融机构的经营很有国际化的味道。从估值来看,香港的机构也显得非常理性,很难出现头脑发热式的投资冲动。
香港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数和指数成分股上,“在他们看来,指数是能够很好反映经济和市场的基本面的。”这是李先生的总结。因此,香港的散户投资者,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蓝筹股的换手率和成交量明显较高,而小企业则较少受到关注,在成交量萎缩的交易日里,小企业几乎无人问津。
不仅是市场结构,香港和内地对于股票的理解和分析也存在很大不同。香港机构的估值比较谨慎,以科技股为例,香港投资者通常把科技类股票等同于制造业股票来对待,市盈率也和制造业股票一样通常都只有十几倍。因为在香港机构的经验里,在香港上市的科技股票通常表现都很一般,很少有年增长
超过30%的,而且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给香港投资者的记忆实在太深刻了。香港投资者的谨慎,还是因为以前身边总有人亏得-塌糊涂,他们接受的教训太多了。而且,香港市场非常开放,香港投资者不仅关注本地上市的股票,对于海外股票也很有兴趣。如果他们对科技类股票感兴趣,他们可能会借助中介机构投资美国市场,那里有最好的科技类股票。
科技股还不算最极端的,香港投资者对于地产股的估值更低。在香港市场,地产股市值低于净值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说,地产股在香港通常都是折价交易的。香港的机构投资者都是参照国际惯例对地产类股票进行估值的。在香港,房地产企业要获得土地,必须通过拍卖,企业获得的土地价格基本上都是高于市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房地产股票的市值低于净值的根本原因,而且房地产行业还面临着很长的资本周转期,企业在整个资本周转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风险。
当然,投资者的地域差别也可能会使股票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出来。香港投资者对于中资概念的股票还不是很了解。相比H股以及红筹股,香港本地的机构和散户还是更青睐香港本地公司,这也涉及到信息来源方面的问题。在内地投资者看来,或许类似国美和苏宁这样的企业颇有投资价值,但是,香港投资者则会比较保守。这也是因为前几年,香港一- 些投资者因为红筹企业管理不规范而遭受了严重投资损失。当然,硬币总有两面,香港本地投资者对于中资概念公司的谨慎,也给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的盈利机会。不过,这种情况也正在改变,这两年中资概念股票在香港市场发展非常之好,因此,本地机构也都或多或少地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了中资股票。
在香港股市中,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价值型投资理念不仅深入人心,且非常行之有效。对投资大亨来说,其投资理念就是在股价低估时投资性买入,并不理会股价一时的波动,当股价暴涨价值高估时抛出,其间并不进行频繁的买进卖出,不理会所谓的炒作题材,也不看股价走势的短时趋势,这与境内投资者有着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