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企业选择赴港上市,以此来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港股上市,作为企业负责人来说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吗?小编提供了一份赴港IPO教企必读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港股上市整体流程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准备阶段、审批阶段和销售阶段。
(1)红筹股搭建海外VIE 架构,中介机构起草、汇总、报送全套申报材料。在确定港股上市的发展策略以及大股东对上市的要求后,委任中介机构并召开协调会议,同时搭建上市架构,进行资产重组。前期准备过程中,中介机构主要包含保荐人、法律顾问、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和合规顾问等,联席全球协调人主导和协调各中介机构的工作安排,这些中介机构需要对拟上市公司经营、财务、董事会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有上市资格。判定完成后中介机构起草、汇总、报送全套申报材料。
内地企业港股 IPO 可以通过 H 股或红筹股两种方式进行,目前已经上市以及申请上市的民办学校均选择以红筹股的形式上市,红筹股有两种上市方式:搭建 VIE 架构和股权控制的方式。除了民生教育以直接的股权控制的形式上市外(在旧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具备法律效力期间),其他企业均搭建了 VIE架构。2015 年 4 月 10 日(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后,外国投资者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投资学前、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且中方需在合作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其他企业只能通过搭建 VIE 架构登陆资本市场。所以民办学校上市流程中主要运用的红筹股搭建 VIE 架构的方式。
(2)联交所审批、出具意见,保荐人做好详尽回复工作。
拟上市公司向联交所提出上市申请,预约暂定聆讯日期,提交文件。在聆讯日至少 25 营业日之前,公司提交上市申请表格并支付 IPO 费用。经过了详尽审阅核查之后,联交所出具意见,首轮意见于接获申请后十个营业日内发出;由保荐人回复联交所意见,保荐人的回复须完整详尽,否则香港交易所不会进行审阅。
(3)批准上市后全球协调人、包销商协同推进股票“宣传-发行-买卖”进程。
聆讯结束获得批准后,刊发招股章程及正式通告,公司和包销商开始一系列的股票发行宣传工作,联席全球协调人安排多国路演。发行阶段,上市公司会根据发行时的市场状况决定一个价格区间,然后邀请。
投资者在价格区间预先表示认购意向,最后以认购结果决定最终发行价。香港市场以配售和公开招股为主要方式。
保荐人、律所、会所、联席全球协调人、包销商五类中介机构“保驾护航”。IPO机制是由发行主体、中介机构、投资主体三者通过市场而形成的有机联系,其中,中介机构在股票发行过程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中介机构除了给发行主体提供相关服务,也肩负价值发现职能,基于其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还具有“软监管”职能。实践中,证券市场的监管者经常要求中介机构完成对上市标的公司的尽职调查及上市后对公司的运营情况(关联交易、会计、税务等)进行说明等,这些都使得中介机构成为监管拟上市公司的第一道关卡,既是向投资者提供详实的公司信息,又帮助证监会实现对上市标的公司的审查。在港股上市过程中中介机构包含了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国内外律师、会计师、行业顾问、内控顾问、承销商(分为代销和包销,已上市教育企业港股 IPO 均采用包销)、资产评估师等。我们根据港股 IPO 过程中各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及费用情况,梳理出五类关键的中介机构,分别是保荐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联席全球协调人、包销商。
实际中,拟上市公司委任的一家中介机构可能作为多个中介角色发挥作用,保荐人往往同时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和包销商,联席全球协调人往往也是联席账簿管理人和牵头经办人。比如,在枫叶教育港股上市过程中,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和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既担任联席保荐人又担任了包销商和全球协调人的角色;在睿见教育、中教控股港股上市过程中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同时作为保荐人、包销商和全球协调人发挥作用。
科技股赴港IPO有利于A股市场吗?
众多科技型创新企业扎堆登陆港股市场,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对于A股市场以及投资者而言均非坏事,投资者大可不必眼红港股抢了国内的独角兽公司,也不必怪罪监管部门。
首先,科技型创新企业扎堆奔赴港股上市于国有利。港股市场在经过一系列变革,尤其是在同股不同权、全流通变革后,国内不少创新型企业具备了在港股上市的条件,所以才出现创新型企业扎堆奔赴港股上市的局面,这解决了创新型企业一直存在的国内暂时没法解决的融资难的问题,也为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供了资金支持,国家将因此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并为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及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助力。
其次,科技型创新企业扎堆奔赴港股上市于A股市场有利。表面上看,A股市场是失去了一些优质企业。但是,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对A股市场而言,暂时的被弃并非坏事。
一是国内股市跌跌不休,此时审批巨无霸般的独角兽公司上市,极有可能导致大盘指数进一步下跌,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媒体和投资者都需要时间冷却对科技型创新企业过分的热情,以平常心对待即将上市的独角兽科技公司;否则,对于这些科技型企业估值必然会出现虚高的局面,而在上市后,也会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过早透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部分投资者将因追涨被套牢。如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工业互联这三只独角兽企业,在质地优良的情况下,因为过分宣传或投资者追捧,使得三只股票价格超出了其本身的基本面,药明康德、工业互联两只股票均从其最高点下跌了30%以上,对于一些质地一般甚至是还处于连续亏损阶段的企业,投资者如被套后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套了;三是没必要担心错过企业的成长期,因为这些科技型企业都有一颗“中国心”,一旦符合条件,他们“回家”的愿望会比谁都强烈。毕竟,国内上市溢价率摆在那,没有多少企业能抵御估值翻数倍的诱惑。
再次,科技型创新企业扎堆奔赴港股上市于企业自身有利。企业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关注度,获得创业初期最欠缺的发展资金,在解决发展资金的难题后,企业发展将因此走上快车道,进一步提升在同类企业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