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政策,包括国家后续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中国实现光伏平价上网。”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去年我国光伏行业出现巨大波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此前在一个行业论坛上说,2018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43GW,同比下降18%,2019年预计新增装机规模35GW到45GW。虽然增速下滑,但光伏行业依然保持较大市场规模。
“对于晶科来说,海外市场占公司80%以上的业务量,所以,国内市场新增容量下降,并没有对我们的业务影响很大,”钱晶表示。“在除中国之外的很多市场上,光伏已经被证明为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项目。”
公司财报显示,太阳能组件总出货量11.4GW,较2017年的9.8GW增长16.0%,创全行业年度出货历史新高。这一出货量也让晶科再度坐稳了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头把交椅,成为全球首个突破10GW年出货的组件厂商。
不过,想要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还要面对多种挑战。国内方面,光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际方面,韩国光伏企业韩华来势汹汹,近期发起了对晶科等三家公司的侵权诉讼。
针对这些问题,在2018年CDF会议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她告诉记者,中国民营光伏企业,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垂直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即便放在国际舞台上也是领军者。
“中国光伏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在全球应该是最多的,”她说,“未来的光伏行业,依然具有很多机遇。”
国内环境持续改善
在CDF首日下午的“民营企业:与时代共进”分会场上,钱晶形容,许多民营企业在2018年感到压力山大。
“之所以这么说,是希望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绝大多数活跃在中国光伏行业中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2018年5月31日光伏补贴退坡之后,行业经历了一次“成人礼”。在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下,2018年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滑31%。
“对于主要业务在中国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以至于半年多后,行业还在慢慢消化这一政策的影响,”她说。“这个政策同样也带来了积极影响,加速了中国光伏平价上网的进程。”
具体而言,政策使得本来离散程度很高的光伏行业集中化,行业中做得好的企业,可以得益于这样的政策做大做强。
不过,短期内带来的装机市场萎缩,依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她对今年市场的增长保持保守预估。“政策的持久稳定和切实执行比政策本身更重要。”她说。
对晶科能源来说,国内光伏行业遇到的周期性下挫,对其产品的出货量并没有很大影响。据其年报,全年出货量80%在海外市场,其中在中东非、拉美意、亚太等区域市场份额近30%。
在很多国家,光伏已经不仅仅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手段,而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她预计,晶科能源在2019年的出货量会维持30%-40%的增长,仍然会有较好的利润。
亟待扩充融资渠道
3月21日,由普华永道中国及德国莱茵TüV集团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光伏电站资产交易白皮书》中称,未来光伏行业将从增量市场向交易市场发展,普通地面光伏电站趋于行业规模化整合,分布式光伏电站交易将呈现多样化发展。
报告认为,中国光伏市场的交易中枢正从传统集中式电站逐渐转向分布式光伏电站资产,传统集中式地面电站领域面临存量电站的兼并与整合,而分布式电站将面临更多元化的投资者与更具挑战的投资需求,预计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在中国累计光伏装机中的占比将从当前的29%提高到40%以上。
面对这样的趋势,钱晶表示,可能一万个光伏屋顶都抵不上一个中型电站的装机量,所以,即便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再迅速,对光伏组件生产商来说都难言乐观。
不过在这块,大型国企央企电力公司兴趣不大,而小型公司没有足够能力做在市场上,“类似晶科电力这样既有规模又有经验和灵活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又有能力对分布式电站进行投资和管理,在分布式光伏市场上会有很多的机遇,”她说。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遇到的融资难题可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行业上,金融实际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说,“和国外相比,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对从事光伏行业的民营企业有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