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的手段
按照工作方式和内容,风险资本投后管理的手段大致分为两种形式,即参与型和控制型。参与型指参与标的企业的战略制定、日常管理等,控制型指确定指标监控标的企业状况。通常情况下,两类手段同时采用。但针对不同特征的标的企业,两类手段侧重不同,投后管理所支付的成本也不同。参与型管理的成本较高,较适合于早期、高科技类企业;而控制型管理的成本较低,较适合于后期、非高科技类企业。
两类投后管理手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大致如下。
参与型管理
1.帮助企业设定经营目标
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基金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后,会与创始人共同制定经营目标。经营目标可能是对赌协议规定的结果,也可能是协商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要求风险投资家掌握标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与企业的管理团队达成一致,并相应地制定出关键指标。
经营目标的制定不仅基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也基于风险投资基金对企业成长状况考察、监控的需要。出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要求经营目标可分解,可具体分解到每个员工。还要求目标容易测量,客观性强。当然,客观性强可能会牺牲准确性。例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业绩下降,但分析表明,企业并未失去竞争力,这样使用盈利指标会产生对企业状况的误判。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准确性与客观性是权衡取舍的结果。考虑风险投资基金监控需要,经营目标需要尽量反映企业实际状况。因此,经营目标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而设定。例如:初创期企业通常不能以盈利作为经营目标,而是较适合以研发或者商业化过程中的某个节点性事件为目标。
2.为企业设定经营发展的里程碑
与设定经营目标的目的一样,设定里程碑也出于双重目的,即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资本判断企业状况。里程碑的设定可以使用关键性事件节点,也可以使用收入或者盈利指标,例如:产品研发成功、产品第一笔订单、实现收支平衡、第一笔盈利、销售或者盈利超过某一个数值等。里程碑为企业创始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为风险投资基金确定了后期融资标准,为阶段性投资奠定了基础。通常,风险投资家以里程碑为标志,确定后期是否继续投资。
3.参与董事会
风险投资家参与董事会,是参与型管理的典型标志。风险投资家是否参与董事会,也是个权衡利弊的过程。参与董事会需要支付各种成本,例如人员成本、办公成本等。同时,参与董事会,但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状况,掌握必要的软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各种必要的增值服务。参与董事会,有助于更准确地考核企业业绩,分析与经营目标产生偏差的原因,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参与董事会,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制定经营目标和里程碑,更有利于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例如:聘用关键员工、拓展客户等增值性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