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转嫁风险
当然,故事并没有完。
通常的情况是,银行不会自己拿1.6亿元来购买产品CCC的优先级份额.它会对它的客户说:我这里有一个产品,年收益率为6%。客户一比较,6%是一年期定期存款的2倍,值!于是就把存款取出来购买这个产品,这种产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样,银行自己一分钱没花,却获得了160万元的收益[1.6亿X(7%—6%)]。
“影子银行”
将上述的业务链条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通过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和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这两个中介,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上市公司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银行客户就发生了联系,如图2.16所示。
通过这样的迂回交易,上市公司相当于获得了一笔贷款(尽管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实现的),而资金的来源依然是银行的客户——这与银行用客户的存款向企业发放贷款的交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问题是:上市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向银行贷款,而要发行债券呢?
一种可能是上市公司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因此,虽然不能直接得到银行贷款.但是企业通过迂回的方式最终还是从银行拿到了钱。这样,对于银行来说,除了正常的贷款发放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这种“非正常流程”的贷款,相当于在银行之外创造了一个“影子银行”,而且,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的企业往往质地并不优良,或者企业所在的行业并不是国家所鼓励的行业(例如高能耗、重污染等行业),一旦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或者国家政策变得更为严厉,它所发行的那只债券就有可能发生不能偿付的风险,于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出现了:债券违约不能还本付息,导致资产管理计划净值大幅缩水,次级和优先级投资者损失惨重,投资于资产管理计划的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银行和客户都要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