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互联网时代,电商扶贫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抓手。
自几年前的雅安芦山地震后,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在通过旗下公益企业善品公社,在雅安当地探讨“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如今,雅安市石棉县的黄果柑、名山区的猕猴桃在市场上都有了一定知名度。
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善品公社的方式,探索新的“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到底怎样?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行便探访了雅安石棉县坪阳村,实地了解扶贫模式的创新给这座小山村带来哪些改变。
探访坪阳村,路程耗时超8小时
2019年3月7日中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出发,沿京昆高速一路向南,驱车不到两小时来到雅安市区。此后,我们继续沿京昆高速向南行驶。最终,记者一行耗时8个小时,当日晚间才到达了雅安市石棉县。而从石棉县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合作基地石棉县宰羊乡坪阳村还有近1个小时车程。因此记者一行只能在石棉县城先住下来,第二日前往坪阳村。
3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坪阳村,在坪阳村建黄果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拣场地,看到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选果、称重、装箱、封箱……分拣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分拣,然后将黄果柑进行包装,再一箱箱地搬上物流车,一旁一叠叠快递单上写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下单地址,这批货通过快递最快48小时内发往全国各地。
除络绎不绝的收购黄果柑的物流车外,最吸引人的是一条机械化选果流水线,正把收来的黄果柑通过水洗等流程进行筛选。而在以前,黄果柑的分级和筛选是通过“路边摊挑拣”这一低效工作方法来进行。
“以前判断黄果柑的生产质量都是靠眼睛,善品公社进入后,对黄果柑的标准化质量要求提升了很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引进了现代化的选果作业系统,不仅对大小、损伤等外表有要求,还会对甜度进行检测。
“怎样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规模化和高效率的生产,从而解决上游优质产品供应和服务问题,这个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事。”善品公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除品控方面改变外,善品公社还通过电商渠道拓宽了当地黄果柑的销售渠道,极大提高了黄果柑的销售。
在现场,记者看到从东北过来拉货的加长大卡车正在装货。而在几年之前,石棉黄果柑的销售市场只是雅安、甘孜、凉山和成都等地。如今,在多方努力下,石棉黄果柑已走向全国,东北就是最大的市场之一。
“未来,石棉黄果柑还要走向国际,最初我们不在乎带来多少销售,关键是通过国际市场的销售,倒逼石棉黄果柑品质升级。”一位石棉县政府人士称。
引入新模式,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石棉县是革命老区,8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径此地,并成功强渡大渡河天堑,石棉县安顺场以“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不过,此前受交通条件等因素约束,石棉的发展仍有待提高。
“石棉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果柑种植,但这里真正适合种植的山地不多。每家农户一个劳动力只能分到几分地,以前种水稻挣不到什么钱,不少村民都外出打工去。”合作社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地一位沿街摆摊卖黄果柑的村民告诉记者,其儿子和女儿都搬走了,自己和老伴有几分地,种着黄果柑,一年的收入有几千元。“我们年纪都大了,也不打工了。除了种黄果柑外,我们没有太多其他收入渠道。相比种水稻,种黄果柑的效益要好不少。”
“以前,这里的农户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产品,收入非常有限,改种黄果柑后,村民们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上述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坪阳村委会出来,沿着山村小路,记者来到一处收购点,一位来自东北的果商正在收购黄果柑。
“现在,石棉当地的黄果柑收购价格在1.2~1.6元/斤,而运到东北,可以卖到3元/斤以上,黄果柑在东北很受欢迎,我做这个生意已有5年了。”该果商告诉记者,现在,最明显的变化是果品质量好了很多。
“以前各家种黄果柑没有标准,大家的品种等都不一样,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商品公社的帮助下,现在成立了合作社,开展了标准化生产,黄果柑的质量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尤其是善品公社对高质量产品进行了保底收购,比如现在市场上1.6元/斤左右的黄果柑,如果达到善品公社的标准,他们的收购价格是2元/斤,这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还推动了农户改种好的品种。
谈到目前面临的困难,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村里的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而黄果柑是长在山上的果园,采摘后都要靠人工背下来,人力问题较大,如果能够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的黄果柑产业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