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停板制度的概念
涨跌停板制度,又称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基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便停止交易。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4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持市场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规范化。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H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以S,ST,S*ST开头的股票不得超过5%),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
透过涨停板行主力意图
通常情况下,涨停板可分为一直封死的和中途打开的两种。前者又分无量涨停和带量涨停。而后者则有吃货型、洗盘型和出货型。
1.无量涨停。如果某只股突发利好,或者主力实力强大,股价直接以涨停开盘,并且中途几无卖盘,说明股价上升得到认同,多空分歧较小,后市继续看涨。
2.带量涨停。如果某只股突发利好,或者主力实力强大,股价直接以涨停开盘,但因大盘或关联板块表现不佳,盘中卖盘较多,而下方买盘始终强大,就会形成有量涨停现象。这种倩况后市是否维持强势需结合大势进行研判。
3.涨停吃货。一些个股,虽然全天收于涨停,但中途多次被打开,给人一种有点封不住的感觉。其实是主力利用涨停吃货。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有:该股业绩优秀,有成为市场阶段热点的潜力;前面吸筹不够,此时即便涨停股价也处于低位,中途开板吸货便于后面控盘拉升。
4.涨停洗盘。当经过一轮拉升之后,股价上涨不少.此时,为提高投资者持股成本,或者进行高抛低吸,赚取差价,主力会悄悄撤走下方买单,然后用一笔大卖单瞬间下砸,造成封不住的错觉,以达到恐吓不坚定者卖股离场,自己低位接货的目的。
5.涨停出货。利用涨停板出货,是主力惯用手法。即主力用大买单将股价急速拉高并封上涨停板,眼见股价启动,很多投资者觉得买股时机来临,于是奋起直追。此时.主力会暗中把买单撤消,转而填上卖单,从而达到出货目的。如果想要尽可能多的出货,主力会故意在盘中反复打开涨停,多操作几次即可。见图1
图1大众公用
如何判断真假涨停?
俗话说:眼见为实!按理,股价被封涨停,是主力实力的最强表现。但要注意一点,在机遇与危机并存的股票市场,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换句话说,涨停板上,庄家可以做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倩。
1.封死涨停的并非全足主力所为,不可否认,股价能封涨停,必须要大量资金推高股价。大多数情况下,该股主力是决定性力量。但是,有时情况并未如此。比如,当盘中突发重大利好消息时,主力只要用几笔大单往上拉升,很多大户和散户就会疯狂抢筹,一些热门个股很快涨停,并且因持股者惜杏,涨停后成交量变得极为稀少。很显然,除了开始时动用了一点资金,后面出力的并非庄家。
2.主力利用开盘冲高诱多,大家应该有这种经历.就是大盘开局平淡,一些个股小幅低开,没几分钟,主力趁开盘人气未稳时,急速拉高,大有瞬间涨停的态势,但就是不涨停。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心急的投资者会全仓跟进.但是,无论大盘全天表现如何,该股股价总体呈逐波回落状态。很明显,庄家这一招,就是利用开盘冲高诱多,掩护自己出货。
3.尽量回进当日涨停,第二天低开的个股既然有涨停.那么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出货。有的股,今天尾盘突然被庄家拉升直至涨停,很多投资者还没反应过来,交易已经结束了。第二天,主力估计低开。昨天尾盘追进的.第二天低开立即处于亏损状态.大多不愿离场。昨天没追进的,以为机会来临,马上追击。结果,主力利用强大限风盘的力量,完成出货的战略目的。因此.遇到当日涨停,第二天低开的个股,要尽量回避。
怎样预测个股是否具有涨停潜力?
1.有炒作题材
这个比较好理解,有这样或那样的题材,题材有想象力,主力炒作时才会容易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以及吸引更多跟风盘,便于后面出货。否则,庄家一个自弹自唱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2.流通盘不宜太大
通常情况下.当流通盘太大时,主力要运作的资金成本就太高。这样一来,如果大盘不好,上方抛压过重,主力就无力护盘,更谈不上强势表现了。而当流通盘仅有几千万股时,便于庄家控制股价走势。
3.技术形态保持完好
前面说过.短线操作主要看KDJ指标和MACD指标。当某只股的这两个指标同时保持金叉向上,形成完好的攻击形态时.后市涨停概率较大。
4.均线系统保持向上
当5日、10日、30日均线呈多头排列.并且股价一直稳稳站在5日均线上方时,表明多头已经控制局面。只要大盘配合,可随时发力攻击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