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
期货的交易系统几乎是期货市场最具神秘色彩的一部分。从事期货交
易的人认为自己是最客观、分析能力最强、最具逻辑观念的族群,经常以自己的交易系统无懈可击为傲。尤其是价格低廉的个人电脑普及以后,这种倾向愈来愈明显。
讨论交易系统的期货专业书籍也愈来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佩里·
考夫曼(Perry Kaufmann)的著作.详尽地介绍建构交易系统的方法.以及检测交易系统的过程。尤其是检测交易系统的过程,可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更是受到期货投资人的重视。不过我得提醒各位一点.有些检测过程,往往沦为一加情愿的过度优化和曲线拟合,不可不防。
建构操作系统
由于价格低廉的电脑软硬件大且普及,大部分投资人都可以利用电脑
发展出一套似是而非的交易程序。事实上,以历史资料检测交易程序,往往无懈可击,但是一旦运用于实际交易,却常常捉襟见肘.效果大打折扣。
所谓曲线拟合.就是设计出一套理沦完美,符合历史资料的技术分析方法。因此建构或引用交易程序时,不可不慎.以免落人曲线拟合的陷阱。
交易程序的真义
简单地说,交易程序是指一套解析市场的方法。先搜集一些以往的相
关资料,经过适当的分析、解释,成为一种如“假设……就……”的操作系统。而大部分的投资人相信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检测过的交易程序做操作.当能获得最佳利润。二是使用交易程序操作,获得的机会较大。
我对这两种说法不敢苟同。基本上,期货市场的交易属于随机行为,而交易程序就是企图将大量的随机行为,归纳为系统化的理论。交易系统的建构过程,是经过不断的尝试和错误.发展出各种控制风险的指标。因此,交易程序并非是揭露某项市场动作的真理,而是运用各种指标,企图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而利润扩张至极大。
根据统计,大部分交易程序的准确性只有50%,甚至更少;而准确度在60%至75%之间的交易程序.为数甚少;准确度达70%以上的交易程序,更是凤毛麟角。研究统计还指出,测试交易程序所使用的资料时间愈长,交易程序的准确性愈低。总而言之,大部分的交易程序根本没有效能,而且,风险控制得愈精密的程序.其获利愈低。
险控制得愈精密的程序,其获利愈低。
麦基尔(Malkiel )在他的经典著作(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中指出,大部分的市场交易都是随机行为,要想建构一套理论来预测价格,根本是天方夜谭。这种说法虽然有点以偏概全,却有几分道理。根据我长久的观察,在市场中理性进出并谨慎控制风险的投资人,比使用交易程序操作的人获利机会更大。严格地说,交易程序本身不能赚钱,而控制风险的工夫以及运用交易程序的技巧,才是获利的武器。
我建议读者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交易程序,而应该把精力用在研究
控制风险的技巧,以及建立自己的操作规范上。我并不想在本书中介绍各式各样的程序,那些程序看起来言之成理、脉络分明.但是用起来却令人手忙脚乱,损失连连。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当日冲销者应该把时间运用在下列三项技巧上:
1.建立指标指标比任何交易程序都有效。
2.培养控制风险的能力交易报失减少到最小,获利能力扩展到最大。
3.体会市场脉动建立操作风格。不论是否使用交易程序,谨守原则
的操作风格是获利的不二法门。
市场脉动
使用交易程序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的变动。今日的期
货市场.与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的市场迥然不同。每一个时代的期货市场都有它的特质,而每一个时代的期货市场也都历经重要的发展和变革,形成新的市场风貌。
市场内的参与分子也随着时代而有所不同,1980年代以前,期货市场
内的机构投资人很少,1980年代以后,机构投资人已跃居期货市场的主流,他们的一举一动.已成为行情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1970年代的交易程序,并不适用于1990年代的市场;而且检测交易程序的历史资料愈长久,准确度就愈差。如果我们汇整过去5年的资料,建构出一套交易程序,再运用10年期的资料,来侧试这套交易程序,当会发现准确性降低,把测试资料延长到15年,这套交易程序的表演很可能是荒腔走板的。道理很简单,每个时代的市场特性不同,参与者也不同,自然会影响交易程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