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低位横盘缩量下的短线机会
次低位是相对于低位来说的。所谓低位,就是说这只股票相对前期的高位已有不小的跌幅,一般来说,其跌幅都达到了50%以上,有时候甚至跌到80%左右。股价在前期的快速下跌中,由于其跌幅、跌速过快导致了很难判断股份会在哪个点位出现止跌,因此在股份的快速下跌过程中,投资者切不可盲目抄底做反弹。在跌幅较深的情况下,股价或出现了V形反转后的横盘,或出现了下跌途中的止跌横盘现象,都是大资金介入,或是做空动能阶段性衰竭的原因。总之,股份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出现止跌横盘的走势,并且在这一横盘过程中出现了缩量的情况,这就可以称为下跌途中的次低位横盘缩量形态。与之相对的还有上涨途中的次低位横盘缩量,股价从底部开始震荡上升,其上涨方式或者是较为激进的,或者是较为缓和的,随后在上涨途中出现了横盘缩量的走势,这一横盘区间相对于底部来说是一个“高点”,但从中长线的长期走势来说,则仍然是一个相对的“低点”,这种形态可称为上涨途中的次低位横盘缩量,是我们本节所研究的对象。一般来说,次低位要比近一段时间最低股份高20%-30%,在中线上看是比较低的位置,从短线上看它又是相对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线。在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我们所说的“低位”并非一定指“底部”、因为“底部”这个概念是从牛市与熊市周期循环的角度来研究的,低位包括底部,但低位并非一定是底部,区分出“底部”和“保位”这两个概念有助予我们把握市场的局部短线行情,把握更多的获利机会。次低位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次低位形成前,股份很可能经历了快速深幅的下跌,此时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散户投资者充斥着悲观的情绪,一般不敢去抄底,但此时股价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V形反弹。对于这波小反弹,大部分的市场投资者认为这只不过是下跌过程中的一次小“涟漪”,并不会阻止总体下跌的趋势。可是股价的后期走势出人意料,股价在V形反弹后的相对“高位”的区域进行横盘震荡,且在这震荡期间,股份或与大盘走势相逆(大盘同期仍在下跌,而此股却能在这个次低位区间维持横盘不跌状态),或与大盘走势相同(大盘刑期也在进行横盘震荡)。如果与大盘走势相逆,这是一次主力行为造成的次低横盘,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分析个股强立的走势上:如果与大盘走势相同,这次的次低位横盘是一次个股与大盘的共振,可以把重点放在对于大盘走势的研判上,毕竟大部分个股的走势都是随同大盘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次低位所包含的深思市场含义:次低位横盘,是较为常见的主力吸筹行为。我们仍以下跌途中V形反弹后所形成的次低位横盘为倒来具体分析。站在主力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在一波深度下跌后的最低点吸建仓自然是好事,但这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主力一旦开始建仓自然会打破原来的市场供求关系,股价一定会出现止跌甚至上涨的情况,而且即使股价不上涨,当散户看到股价止跌后,也多期待股份来个反弹再出于以减少损失,主力想在最低价买,但散户这时却不会去卖。为了满足大量吸筹的要求,主力势必要在股价反弹的过程中来完成吸筹,散户也只有看到了反弹的迹象才会抛出股票,但反弹的幅度也不应过大,否则主力的成本就会过高,这不利于股价的后期拉升,因此在反弹后,主力通常会采用拉长时间的方法,所以,横盘的时间要足够长,一般来说,横盘时间约两个月以上,有的股票则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因为横盘的时间越长,割肉盘就越多。散户中很少有人能看着手上持有的股票连续几个月纹丝不动而无动于衷,纷纷割肉去追强势股,以期获取短线利润,这正中了主力的圈套,他们乘机梢悄地买入廉价筹码。这种长时间的横吸盘是主力慢慢幌筹的表现,在主力完成了前期的反弹时建仓,并且在横盘时积极锁仓,致使此时的成交量出现相对缩小。也这就是次低位横盘所最具代表性的深层市场含义,次低位横盘前的反弹放量是主力快速吸筹的原因,而次低位上的缩量则是主力慢慢暖筹以及锁仓的结果。主力可以利用这个次低位来消磨掉那些没有耐心的散户而达到一次洗盘的目的,从而为后期的股份上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