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FOF发展建议
海外成熟市场的对冲基金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其中FOF是最主要的部分。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对冲基金总资产规模大约为19200亿美元,FOF的规模占到了全球对冲基金资产总额的将近30%,具体如图10.5所示。相比而言,我国现在的TOT产品规模仅占阳光私募总规模的5%左右。
本土FOF应该强调练好“内功”。虽然当前中国本土FOF刚刚破土而出,市场潜力巨大,但是随着后续跟进者的增多,本土FOF之间的竞争也将无法避免。为此,本土FOF应该从设立伊始就强调练好“内功”,即学习发达国家成熟FOF的运作模式和管理要求,切实做好信息采集、分析整理、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内部运行制度,深度研究GP的全面情况,从而为国内外LP提供真正有价值的FOF服务,最终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应注重对合格LP和优秀GP的培养。合格的投资者——既有一定的财富,又有先进的投资理念,在一定的风险下追求最大的收益。优秀管理人——既有风险控制意识,又能够使收益最大化,充分保障客户权益和自身利益。这不仅需要来自上层的高等学校教育,而且需要自下而上的宣传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FOF的日益快速发展。
还要加强风险教育与风险控制。虽然分散风险是FOF的突出特征,但是对冲基金市场本身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同样会体现在FOF的运作过程中。为此,我国本土FOF在募集资金时,应该做好风险宣传和教育工作,不要故意夸大收益预期而掩饰存在的高风险,应该对各类LP,尤其是国内民营企业和富裕个人LP,加强风险教育,防止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国家监管机构应该在鼓励的前提下适度监督。随着我国对冲基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弊端与问题也不断出现,例如近来讨论比较热烈的PE腐败及GP内部人跟投问题,对于对冲基金产业加强监管的呼声越发高涨。一国对于对冲基金产业的监管尺度应该根据该国对冲基金发展水平而定。对于我国而言,整个对冲基金产业方兴未艾,对冲基金产业及本土FOF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目前存在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主要是投资于基金的一种基金,而非完全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的基金。我国的集合理财计划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核心,多采取主动投资方式,投资范围包括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ETF/LOF,部分涵盖了股票投资和新股申购。投资策略以资产配置为主,基金品种遴选多依赖于自身构筑的评价体系,部分参考晨星等第三方评价机构,评选的标准多从择股能力、择时能力和风险水平等方面进行量化选择。
随着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完善了股票市场内在的稳定机制,抑制了单边市,为市场提供了做空手段和双向交易机制,减小了市场的波动幅度,为市场提供了避险的工具,完善了金融产品体系,增加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改善了股市生态,为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奠定了产品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基金市场制度,加强对冲基金监管和宣传教育,培养合格的第三方评级机构,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F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