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营销文献中包括了大量的个性或者心理理论以及有关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系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更多是关于牙膏、洗涤用品这类产品的,而并不是对对冲基金购买者进行的研究。
例如,马斯洛(Maslow)的动机理论把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消费者在一个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对下一个层次上产品只有很少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
(1)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所); (2)安全需要(安全、保障); (3)社会需要(归属感/爱);(4)尊重需要(自我尊重、被认同、地位); (5)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私募发行条例很好地保证了对冲基金的所有潜在客户能满足最前面两个层次的需要。
对冲基金并不担负提供社会需要的角色。虽然一些客户满足了自我尊重的需要,但是这如何影响公司的营销活动并不是很清晰,因为客户可以从其他基金处获得同样的自我尊重。赫茨伯格(Herzberg)的动机理论对于对冲基金向已有客户营销可能会更加有用。
赫茨伯格的理论认为动机决定于满意(产生满足的物品)和不满意(未产生满足的物品),缺少不满意的因素似乎并不能预测购买的动机。不过,不满意解释了为什么基金的客户要从基金中提取现金。出现不满意的部分可能是在基金管理人的控制能力之外。
比如:一旦一种投资策略被选定,损失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可是,投资基础的本性会影响投资策略的选择。换句话来说,可以营销一种平均收益甚至很低,但业绩波动很小的基金。一个基金可能会发现它的客户并不是由于出现了损失而变得极为不满。
对冲基金投资者通常为成熟的投资者,相对于一个战略的短期损失来说,他们更担心更改原定的策略。客户可能由于基金经理长期拖延编制税务报告或者是同基金经理间缺少相互的交流而产生不满。基金能够通过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客户不满意来源而使得自己能够更长时间地留住投资者。
因为个人投资者必须满足私募条例的要求,这使得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只限于有高收入或者是富有的个人。这些个人投资者在人口统计学中的区别相当小,他们一般以高税率缴纳税收,年纪一般也比较大。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一直在努力地把中等富裕的人(根据我们的观点,他们才刚刚能够投资于对冲基金)和很富裕的人区别开来。
这两类人在心理上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差别。中等收入的人数比很富有的人数要多很多,而且中等收入的个人可能仅仅在最近才获得这样的地位,因而过去多半很少被其他对冲基金大力劝诱。自然,这些人中的潜在投资者要少于在很富有的那一类人中的潜在投资者,这影响了对冲基金向该类投资者进行营销的效率。
这些投资者可能更加关注复合基金,因为他们可以从复合基金的分散化投资中获取好处。非常富裕的这一类人可能已经有了对对冲基金的投资。
由于这个群体已经完全被对冲基金给劝诱过了,所以他们中还没有投资于对冲基金的人可能已经做出了不投资对冲基金的决定。这些投资者有能力做很大的投资。而且,他们有进行直接对对冲基金投资的能力,而不用通过复合基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