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最新变化在扩内需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这是2013年12月以来,中央层面的会议中再次强调“扩大内需”的表述。我们来思考下,为啥政府要重提扩内需?其背景,一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使出口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二是由于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随着金融条件的收紧,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都有可能出现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内需就成为了国家应对基建投资有效下滑和中美贸易扰动的核心手段,这应该就是现阶段的核心矛盾。
二、信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核心
既然扩大内需是宏观核心矛盾,那我们就要对扩内需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扩大内需”并不是“扩大总需求”,这意味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其次,中央强调扩大内需应同调整结构相结合,这就决定了不会走依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的老路。再次,从多个部门获悉,我国将在年内制定和出台旨在进一步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新政。这些新政将以培育和壮大消费增长点为目标,扩大信息消费、推广高技术产品应用将成为两大关键的政策发力点。
最后,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称,工信部下阶段的四大工作:一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三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产业新生态;四是促进数字经济繁荣,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消费升级是工信部的下阶段重点工作。
也就是说,扩大内需核心在于扩大信息消费,这一点也可以从近半个月以来相关部委和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得到验证,比如福建、云南、河北、广东、河南等地都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
1)福建:力争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超6600亿;
2)江苏: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5G网络率先商用,4G网络城乡全覆盖;
3)河北:到2020年全省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以上,相关领域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我们认为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是本次消费升级的第一逻辑层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逻辑层次。我国将在年内出台的进一步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新政,两大政策发力点分别是扩大信息消费、推广高技术产品应用。这里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的指导,所谓的信息消费将主要落脚在以下维度:1)推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热点产品及服务创新研发;2)加快消费电子智能化转型;3)实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工程,带动超高清视频产业整体升级;4)拓展电子产品在交通、海洋、医疗等领域的新型示范应用。
而所谓的高技术产品,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发展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数字家庭产品;2)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平台开发,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3)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等。这两块一交叉,我们的重点布局方向就是:智能家居与可穿戴。我们事后想想,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只有撬动了家庭消费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消费需求,这个体量才能够支撑中国继续向前;而其他领域的体量目前都还不够。
三、信息消费是否曾被炒作?
从历史情况来看,信息消费题材曾经得到了有效炒作。17年8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 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整体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 11%以上。
随后信息消费概念股开启了一波主升浪:半导体板块指数上涨20%,智能可穿戴指数上涨10%,智能家居板块指数上涨5%。弹性依次是半导体 > 智能穿戴 > 智能家居。
四、投资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要找下一个可能牵动整个盘面的大题材,我们觉得信息消费具备这个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