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上,题材丰富、有想象力的股票往往表现最活跃,因此把握个股股性首先就要理解题材,并自觉运用题材选择股票。
题材股是指有炒作题材的股票。这些题材可供炒作者借题发挥,可以引起市场大众跟风,例如,能源紧张了,一些替代性的生产酒精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工厂就成为炒作题材,称为新能源概念股;奥运申办成功了,立刻就出现了奥运概念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做一种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谈到某某概念,通常是指某种好的题材,也就是说题材股往往源于某种概念。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中,由题材概念引发的“兴奋点”往往使证券市场出现了“点”的突破,从而使证券市场又往前迈了一步。
中国股市最早出现题材是1993年3月,当时适逢金桥上市, "浦东概念”这个题材使这只股票在几周之内从9元涨到36元。1993年10月,宝安在延中股票上创造出“三无”板块的“举牌”题材,使延中从9元涨至40 元。
题材与概念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此后,题材、概念的发掘便一发而不可收,出现了“配送题材”、“并购题材”、“重组题材”、“高科技概念”、“西部概念”、“名校概念”、“网络概念”、“创投概念”、“奥运概念”等。
因为题材要有号召力,所以题材一般都有被渲染、夸张的成分,以至于刚开始时可能被炒得炙手可热,但过两天,一旦爆出内部丑闻,就爆冷门了,常常给投资者带来过山车似的悲喜剧。
所以投资者一定不要盲目跟风,不然就很容易赶上某一题材股在到达“山顶”时以高价买进该股票,然后经历走势进入下降通道的惨境。但是反映国家政策、市场观念的题材一般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真正有生命力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