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选股的原则有四个:
原则①:小盘子。
一些十年前的股票为什么还能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股本扩张能力,而只有小盘子才有更大的股本扩张能力,所以盘子的大小是关键,我们选择长线股票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小盘子。这里所说的盘子是总盘子。现在市场上仍然有不少小盘子股票,而且数量不少,我们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原则②: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
我们都知道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好公司,但一来这些公司盘子都比较大,股本扩张能力有限,二来这些公司树大招风,早已被大资金所关注,股价往往会提前透支几年,很难买在较低的价位。但如果是细分行业就不一样了,这样的龙头公司很多都具备股本扩展的基本条件。
原则③:所处行业前景看好。
夕阳行业的公司未来一定会面临转型的困局,转型的过程比较长而且最后也不一定会成功。另外,一些新型行业也有一定的风险,毕竟未来的市场难以预料。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选择那种已经相对成熟,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十年内不会落伍的细分行业。
原则④:PE较低。
根据这四个原则我们很容易选股,首先对目前的上市公司总股本(或者总市值)排一下序,从小开始选;其次在其中选择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最后再筛选被选出来的细分行业。
其中相对较难的是细分行业的研判。比如汽车行业,该行业肯定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行业,尽管短期会有些波动但长期向好是无疑的。不过我们不选择其中的行业龙头,因为这类公司一定是大盘子的,所以在其中选择细分行业,比如轮胎。不过轮胎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可能盘子也不小了,所以还要选更细分的行业,比如子午轮胎用的钢帘线行业,其中的龙头公司可能就符合我们的要求了,如果现在的PE较低就可以买进,然后耐心等待几年,或许会有想不到的惊喜。
每个人选股的侧重点不同,有人盯着细化的财务数据,有人盯着行业大方向,有的人有各种独特的视角。我总结了10个静态选股指标,可对个股作均衡型估值参考,作为教程来说比较初级,但还是比较全面和成熟的。分享给大家。
1市值
这个通常来说是越小越好,但也有合理的范围。市值过小的票,有时候也意味着实力有限,抗风浪能力小。在资本市场搏杀,市值大也意味着融资能力强,股权质押再融资比较方便,市值大也意味着受到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公司的竞争力也会比较强。但是,市值太大也意味着上升空间有限,对一只中长线投资的股票,往往是要期待2-3倍的涨幅的,因此你必须估算这个行业,这个公司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2和3 PE和PB
这两个每个人都懂,是衡量股票价值的硬指标,都是越小越好。但也不是绝对,PE低往往也意味着市场极度不看好,如果市场极度不看好,你一个人看好,有用吗?PB低,对于轻资产公司来说,参考意义并不大,对重资产公司来说,资产折旧公司亏损也有可能会突然使本来尚可的PB恶化,所以PB也不是绝对的。
4净利增长率
这个是成长股的最重要指标。你只有每年都在大幅增长,才能把高企的PE压下来,证明自己是真成长,而不是伪成长。低于20%的通常不能称之为成长股。
5 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
这个数据比较直观的反应成长股是否高估,请注意在这个统计表里面我使用的是中报的增长率。通常来说,1以下是低估,2以上可以认为高估,当然,因为增长率经常有变化,这个数据也经常会变化,所以仅作参考。
6销售毛利润
这个指标并不显性,但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毛利高代表了很多东西,说明竞争力强,有安全垫,成长性。毛利低于20%的在我看来是一个危险的值,那意味着市场上与你竞争的公司很多,所以你才无法获得高毛利。而市场竞争一旦持续恶化,低毛利没有太多继续下降的空间,那么公司的生存会很艰难。要知道,一家公司既有的产品,毛利由高到低容易,由低到高很难。
7资产负债率
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判断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抗风险能力,是否处于扩张阶段,是否有能力扩张。其实这个在不同的行业情况标准完全不同,通常来说,30-6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值。高于60%意味着已经处于扩张阶段,短时间内很难再次大肆扩张,因为已经处于较高的负债率。低于30%则表示这家公司没什么新业务需要扩张,已经进入稳定期,但也有可能在需要的时候扩张潜力将十分巨大。
以上7个是比较客观的参考值,下面3个的解读则比较多样化一点,根据实际情况做评估,但有时候深入分析能看出很多端倪:
8大股东持股比例
这个很难量化,我的标准是30-60%是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大股东比例很高的往往是大块头央企,这个不评论了我个人是不会买的,以前买过以后绝不会买。大股东比例过低的往往对公司主导能力不够,或许发展的动力也不够。
9机构投资者比例
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对股价的未来是把双刃剑。机构对股票的识别能力肯定比散户要全面和客观,但他们的眼光往往也因为各种原因而表现得并不高明。所以机构太多有时候不一定代表这只票的未来股价表现会很好,反而始终存在着大量筹码被抛售的可能性,成为一个反向指标。如果完全没有机构参与,那这只票也是有问题的,至少我不会去买。机构持筹很多时候代表一种稳定性,5-10%在我看来属于较多,是一个比较好的比例。当然,这个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去看,脱离其他因素这个标准就是瞎扯了。
10股东户数的变化
这个数据虽然不一定准,但很多时候很犀利,股东数量如果大幅攀升,往往是股价到达顶点的阶段,可以是庄家在派发筹码,也可以是公司价值被普遍发现之后的抢筹行为,不管怎样,投资股票比的是眼光和判断,当一只股票的价值被所有人都发现了,也就意味着未来不可能再有更多的人发现了,也就是没有更多接盘侠了,那股价肯定也就是达到高位了,这个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