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开招股期间,平安好医生共获得超额认购653倍,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并位列港股新股“冻资王”排行榜第十一位,可谓是受到投资者的极大追捧。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承担集团“医”重任的一站式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平安好医生用了四年的时间,从行业的后来者迅速晋升为中国移动医疗的第一入口,注册用户数目前已经超过2亿,月活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人。
在获得海量用户的同时,平安好医生的长线价值也在逐渐被发掘,并赢得了以保守著称的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平安好医生七大基石投资者之一)的青睐。
除了已经拥有的数字话标签外,如果从公司对标分析的角度来看,美国巨头凯撒医疗的成长史或许能让我们换个角度发现平安好医生的长线价值。
凯撒医疗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奥克兰市,是美国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HMO),目前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成立初期只有26名医生、201名雇员,到现在成长为拥有1130万会员,员工总数逾20万,坐拥706家医院及医疗设施,有约33%的美国人参保,其2015年营业收入高达惊人的607亿美元。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凯撒医疗也同样逐渐打造起了自己的一套互联网医疗体系,通过电子问诊、电子连通、电子监控和手机应用等为在家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6年2月,凯撒医疗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进行布局,向一家提供可视化通信解决方案的企业Vidyo投资了1000万美元。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凯撒医疗进一步提升了传统的线下商业医疗服务集团的运营效率和营收能力。凯撒医疗的净收入从2014年的27亿美金跃升到2017年的38亿美金,“+互联网”所带来的能效提升,功不可没。
事实上,以线上线下业务结合的平安好医生正是凯撒医疗在中国的加强版。
2015年,平安好医生上线之初就确定了与春雨医生、挂号网等竞争对手不同的“重资产”模式。公司花费重金自建家庭医生团队,还聚拢众多名医,进而形成了以自建医学团队、外部专科医生以及外部全科医生为核心的三个医生圈层。
目前,平安好医生已有自建医学团队近千人、外部签约医生数万人,已成立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包括约3100家医院以及约1100家体检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
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以自建医生资源为核心,AI技术为手段,7*24小时全天候为互联网用户提供预防保健、导医初诊、分诊转诊、预约挂号、复诊随访、康复指导、用药建议以及慢病管理等健康医疗咨询服务的O2O平台。
不过,最具移动医疗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到目前尚未成为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反而是以销售体检套餐为主的消费型医疗服务一直在营收中占有较大比重,2016年度及2017年前9个月该业务在营收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4.5%和44.7%。招股书显示,其家庭医生服务涉及在线咨询、医院转诊及预约、住院安排及诊疗服务。
从此前的发展历程来看,平安好医生曾经依靠平安保险的业务进行导流。例如在线问诊,属于部分医疗消费险的服务部分,消费医疗同样会由保险代理人推荐购买。也就是说,平安好医生有一种业务场景是,为用户购买保险,保险公司购买服务,服务方给保险客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平安好医生为最后一环。
凯撒医疗商业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其保险、医疗一体化的组织架构与按人头付费的制度。在保险公司、医院、医生集团三位一体的封闭体系内,凯撒医疗实现了自负盈亏的高效运营,并通过预付费制度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成本控制的动机。
凯撒医疗销售健康险产品,并通过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建立起自有的医疗服务网络为会员提供医疗服务,并通过按人头付费的制度进行管理。从平安好医生目前所搭建的架构来看,完全有可能打造一个升级版凯撒医疗的模式。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体系将走向明显的双轨制,绝大部分人享受基础医保,商业保险则覆盖中高端人群,而只有与商业保险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才能形成更加坚固的闭环。
站在今天的时点看,刚刚上市的平安好医生无疑才刚刚拉开属于自己时代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