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逐年下降,应收款逐年下降,到2000年流动资产主要由存货和货币资金构成,到2000年在产品占存货的82%;蓝田股份的资产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逐年上升,到2000年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构成。
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产百分比位于“A07渔业”上市公司的同业最低水平,只有同业平均值的约1/3;而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位于“A07渔业”上市公司的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约3倍。
2000年蓝田股份的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位于“A07渔业”上市公司的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
2000年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位于“A07渔业”上市公司的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在产品绝对值位于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
2000年蓝田股份的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位于“Co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
2000年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位于“Co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同业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约3倍。
根据以上分析,刘姝威研究推理: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蓝田股份的在产品和固定资产的数据是虚假的。
根据以上分析,刘姝威作出结论:蓝田股份的偿债能力越来越恶化;扣除各项成本和费用后,蓝田股份没有净收入来源;蓝田股份不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以便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也不能保证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银行应该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另外,刘姝威还通过蓝田股份的关联方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的湖北洪湖30万亩水产品种植、养殖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就是蓝田股份的生产基地;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的其他五个生产基地不能为其提供净收入和现金流量;中国蓝田总公司没有净收入来源,不能创造充足的现金流量以便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和保证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蓝田股份的现金流量流向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由此得出了“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中国蓝田总公司的提款机”的结论。
事实上,刘姝威还是根据旅田股份虚假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根据2001年年报经过追溯调整的2000年财务数据计算的流动比率已经由0.77下降到0.45,净营运资金由-1亿元下降到-5亿元。更可怕的是,债务资本比率由0.3上升到8。这意味着,在2000年,蓝田股份已经不能按时偿还5亿元短期债务,债务负担已经到了崩溃的极限。
继续分析其2001年年报(已经更名为ST生态),虽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升到1以上,净营运资金上升到1.3亿元,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它的负债上升了50%,将近16亿元,而股东权益却是一4600万元,以至于ST生态不得不在年报中承认“公司濒临破产边缘”。这个结论是与我们的财务分析结果相吻合的。从ST生态2001年财务报告可以计算出,它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一14656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一16844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38225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是6726万元。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来自于2001年借款所收到的现金6.93亿元。2001年它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1.58亿元以及投资所支付的现金1000多万元来自于借款。它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2.28亿元,现金流出是3.74亿元,经营活动支出的现金中有1.4亿多元来自于借款。它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86亿元以及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2440万元也来自于借款。这说明它维持生存的资金来源是借款,并且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支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
2002年1月12日,蓝田股份的董事长、总会计师、董事长秘书以及中层管理人员等10人,因涉嫌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被公安机关拘传。蓝田股份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也因此以连续大幅度的暴跌而恢复了其本来面目。
蓝田股份造假一案真相大白后,刘姝威奉劝投资者,在入市之前,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和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她指出,蓝田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用一些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可以看出来了。比如分析蓝田流动比率的时候,2002年的流动比率下降到0.77%,而且它这个流动比率是连续3年下降的,它的流动比率小于1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它一年内或者在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变现成现金的这些资产,已经不足以偿还一年内到期的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到期的营业负债,所以这时候它的偿债能力是很低的,这个对于投资者来讲就是有风险的。对于这些基本的常识,投资者应该认真掌握,这对于投资者辨别上市公司报表的真假、业绩的虚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