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实战法则:孰大孰小有定见
孰大和孰小都是在相对的时点和状态下视情而言的,在某些情况下,“小”可以纳天:而在别外一些情况中,“大”却不足以容心。
就京一杯水来说吧。如果这杯水是对一位穿行沙漠、口渴难耐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探险者来说,它就是一杯足以能大到救人性命的圣水。如果这杯水是对一位在繁华都市五星级会所中从事网球运动的游戏者而言,它又只不过是杯再普通不过的饮料,幸许一杯还解不了什么湖。
像这样因境遇不同,而在比较中有着大小迥异感觉的例子还有不少。譬如,而对一桌相茶淡饭,家境贫寒的一家人围坐其间,在甘之如饴中却能感受到其间的其乐融融;而面对一桌山珍海味,超级富有的一家人在永不知足的极欲中却感觉这餐饭普通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形同仪式,而体认不到本应有的幸福与满足。
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孰大孰小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而是关乎于品评者所处的境遇。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心境。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赚到5万元钱,可以有不少可供比较的路径。如果这5万元钱是对刚入市的新股民而言,那自然是感觉好,信心强;而如果是对久经沙场的老股民来说,因为常常是有亏有赚,有比这5万元亏得更大的,也有比这5万元赚得更多的,所以赚到5万元后感觉自然要比第一次麻木了许多。这是和自己在比,比过去、比现在、更比将来。
还有一种力法是同别人来比。如果这5万元钱是同市场主力比,那只能是自渐形秽了,因为5万元钱还不够数千万元投资额度的资金进出市场一次的车马费的(即手续费、税金及其他杂费)。然而这5万元钱如果是对拿几千。上万元炒股。属于“玩一玩"性质的投资者来说,却必定是老大一笔钱了。这又是,在和别人在比,同比自己强的人比,有时又同比自己弱的人去比,自然会因参照物的不同而体味出个中不同的滋味了。
基于上述例子中所包含的理由,投资者为确保良好心态,明晰操作思路起见,有必要选准内心申评判事物的参照系,否则便会在本该欣序的时候仍郁郁寡欢,选准参照系进行社会外界和内心世界的比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他人的同一时空点位上所做的横向比较,另种方式则是和自己的境况在历史纵轴_上所做的纵向比较。而在比较中,又不得不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和谁比
在做这方面比较时,尤须关注是香具有可比性。与强者比,可以为自己树立标杆与榜样,而产生出有利于自身提振向上的动力:而与弱者比。则可以带来自信,并相对性地为自己带来心态上的平衡,感到自己并不差。还要比有的人幸运得多。但怕就怕,一时糊涂同极强者比,要么这一辈子都无法金及,要么是越比越没信心,直至放纵自己,直到最終放弃。再有就是,很不明智地同极弱者比,比到后来自我感觉太好,以至于原地踏步被大多数人都见到后面老大一截仍不知晓,而沉溺于自我崇拜和陶醉之中,这对个人的发展方向及后劲都是有害的。
及目所能环顾到的有可比性的成功人士,进行适时和动态比较。才是最明智的。在有可比性的范围之内,娶想使自己增加前行的动力,必须找一个能在中短期时间之内,也就是大约在三、五年之内能达成和赶超的目标,例如,在同样的行情和同等的涨跌幅度之内,一年中自己能以10万的本金赚到5万元的利润,那么就应找一个一年中能以I0万元本金赚到10万元的投资者,向他学习向他讨教,直至在不久的将来能得以赶超。
(2)比什么
在做这方而比较时,尤须关注两者间是否具有比较的价值。每位投资者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年收益相同,但还牵涉到一个投资效率的问题,有的投资者,即使拥有百万资金,一年的收益可能也只有10万元,一是这样的投资者可能没能从主观上充分发挥能动性,只在于,年妙它个一波赚够10万就了事;二是有可能已竭尽所能,技术与效率的确如“黔驴技穷”般地已到家了,充其斌也只能赚到10万元。而有的投资者,即使只有10万元本金,但其有可能因技术商、效率高面一年驥到10万元的利润。
如果拿前者与后者比,只能使前者沾沾自喜,越比越糟,如果拿后者与前者比,后者自然会增强继续上升的动力与信心。所以,在比较时,干万不能落入一则笑话的陷阱:讲某人同围棋冠军比象棋,他贏了:然后又同象棋冠军比围棋,他又赢了,结果就自诩其为“双料冠军”了。
(3)怎么比
在做这方面的比较时,除了要在“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劣势”,“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这两架天平间找到和找好动态平衡的砝码及动态平衡点外,还要注意除了比物质财富的数量外,还要比精神生活上的质话。
同“股神”巴菲特比,任何一位投资者都没有他的财富多,这是从财畜数量上来说的:而同他的精神世界相比。又能给我们以怎样的启迪呢?“股神”说:“我在做我非常爱的事情,钱只是副产品”。老人每天心情愉快地来到办公室,与志同道合者一同从阅读财务报表、进行详尽分析中找出最佳的投资品种,然后看着财富增长,最后又体味并分享将财富回馈、惠泽世人的成就与喜悦,这样的生活质量更是无人企及到足以使人仰视的境地的了。
“比”是为了更好的“进",更好的“赢",关键是选好参照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