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价格波动规律画出一个简单的图表,如图2-3。
这幅图在我的上一本书中有过专门的论述,由于其比较重要,现在重新拿出来做更深入地探讨。我们先对股市的波动做一个整体概括。
要造成任何一个方向的大行情,就一定要有人在接近底部或顶部的价位买进或是卖出相当大比例的股票,没有足够的换手率,股票自然就不能完成派发或吸筹。这就好像盖大楼之前需要花时间打地基,楼越高打地基消耗的时间就越长。宽广的底部意味着有大量的股票得以换手。高价买入者低位割肉离场,而新进持股者会很有耐心,在卖出之前等待这只股票出现明显上涨,这就使上涨的阻力减小。所以说底部越宽广,上涨潜力就越大。
主流资金想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吸筹时,会尽力悄无声息的行动,用尽方法掩盖他们正在买进股票的事实,同时需要让其他交易者放弃他们手中的股票,劝阻外界人士参与买进。所以处于牛市早期的股票总是蹑手蹑脚缓慢爬升,且伴随有许多次的回调。此后,股票结束吸筹,就会加速攀升又不会回落很多。因为业内人士已经买到了想要购入的数量,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将股价抬高到一个可以卖出的水平。一旦行情开始,他们是不会回过来让别人赶上这轮行情的。
上涨中间一定会有几次次级调整。尤其是在突破一个前期高点时,供给数量大到股市的需求短期内不足以吸纳这些股票,这就会导致一次回落。在牛市中持币者观察一次回落不会太久,持币者既希望买得再低一点又要防备别人捷足先登,这种矛盾心理下往往后者更加主动,促使其尽快出手。而一些不稳定分子也并不是那么急于了结,价格回落得多一些后,他们就要等待回涨至令其满意的价位再考虑出手。股价的下挫吸引逢低进场者,同时使积累起的空头势力得以释放,再度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股票的走势就会转而继续上攻。再创新高时,该股抛售暂时已经被全数吸纳,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攀升也会比较轻松。
投资者逐渐建立起持股信心,人们不愿轻易抛出筹码,市场中的流通股变得稀少。股票上涨时,投资者会继续持有而不会卖出。业内人士很容易使股票迅速攀升,因为他们在拉升股票时不必做大量的买进。
如果繁荣维持了很长时间,股价持续攀升,公众就会变得信心过足。所有人都很乐观,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谈论股市,股票好像不可能下跌。公众忘却了套牢的风险,直到一切都做过了头,价格飞涨到公司收益无法支撑的地步。有一个关键点是:任何商品都不会有无尽的需求,早晚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赚钱效应把各个阶层的人都吸引到股市中来,股价不断上涨,货币就会变得紧缺,当人们都囤积了大量的股票开始寻找买家却找不到时,恐慌就开始发生了。
经过长期的上涨,圈内人士想要卖出股票时,会大造声势,尽一切可能吸引公众的注意,从而形成很强的公众购买力。表现活跃的股票达到了抛售价位时,就会以很大幅度快速上下震荡一段时间,在其高价圈附近停留较长的时间,足以让交易者习惯于这一价位并觉得买进很安全,同时使人感觉在震荡中有利可图吸引公众抢进抢出。那些变动开始较晚、在整个股市即将到达顶部之后才开始上扬的股票虽然看起来上涨迅猛,但是这些股票在顶部停留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快速下跌,形成尖顶。因为整个股市已经转为下跌,与那些早已开始下跌的股票相比,逆势上扬的后进股会在高位遇到更大的卖盘压力。先急跌一段然后暂停并弹跳一下,此时,就有很多人认为下跌充分而开始买进股票,圈内人士得以离场。
正是由于公众的追捧才让基金和圈内人士得以成功派发。主流资金的流出使股票没有支撑,已经全力买进的公众无法再继续买进,股价会不断下跌。由于很多人依然沉浸于牛市思维中,每次出现下跌都会买入,所以在跌市初期常有反弹出现,直到该股最终被彻底派发,下跌过程中不再有强力买入或是构成支撑的大买单。一旦那些在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察觉到不妙开始卖出,股票会变得更加虚弱,反弹力度就更小了。
由于股票屡创新低,始终得不到支撑,最终心生恐惧的公众会在股价接近底部时卖出。整个市场陷于恐慌,人们的情绪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人们开始对市场表示厌恶,价格降低至比最悲观者能够想象出来的价格还要低的地步。之前所有的最低纪录都会被打破,之前所谓的强支撑统统失去了效果。下跌会持续到有精明的投资者愿意集中回购为止。牛市晚期的新股,公司成立不久,企业创办人快速拉升股票来吸引公众注意,而在派发完成之后,股票就会快速下跌。
当股票到达顶部或是底部时,我们没有必要急于入市或退出,因为无论主力是以接近底部的价格买进建仓还是以接近顶部的价格派发,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只经过长期下跌的股票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在 一个范围内做小幅震荡,一旦突破了这一震荡区间就很可能出现较大动作。面对某些股票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缓慢运动,但只要其趋势是向上的,就可以等待它最终会有一次快速上升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止损单的方式一路跟随,到股票爆发行情后再行卖出。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熊市里大部分人无论实际上还是账面上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用来投资的资金相应地缩减了;牛市里很多人赚到了钱,他们在股票交易额方面的支出势必要超过自己的实际财力,所以熊市的成交量总比牛市少。另外,熊市里的虚假交易也总是比上涨时少。对于多数股票来说,上升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买盘来抬升股价吸引公众的注意,等到主流资金派发完毕就不必再有任何行动,而只要静观公众割肉了。熊市中大多资金在场外观望,稍有抛售就会导致价格下跌,所以跌势无需量的配合。
图2-4就是对上面思路的描绘,圆圈代表着一个分歧区,股价每经过一段快速波动,就会出现较大的分歧,形成次级运动。将上面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股价波动结构就是市场群体偏向性从分歧到统一再到分歧的转化过程,表现在价格波动中就是从一个分歧区到脱离分歧区快速运动直到再次进入一个分歧区。每次脱离一个分歧区后,往往就会向着阻力小的方向做快速运动。
现在就价格波动的位置做一些简要讨论,图2-4中,位置a是风险比较大的。股价长期上涨后形成一个较大的头部区间,或者说是派发区,但是跌幅并不明显,人们依然沉浸于牛市氛围中,认为下跌仅仅是短暂的调整,所以当价格看起来比当初便宜了一些后就会有资金进场。但是上方的套牢盘同样不会轻易离场,较小的跌幅和较短的下跌周期不会击垮持筹者。经常在a附近会有大幅度的震荡或是很诱人的反弹,a处的弹跳要格外注意(如沪指2010年2月至4月的走势) ,往往会面临巨大阻力。如果能够直接拐头向上,需要出现比头部区间更大的成交量上攻,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经过长期下跌后,高价圈的套牢者忍无可忍会选择离场,每一次反弹都会有抄底者进场,同时有部分人逢高离场,经过换手后随着后市的再次下跌又会有一批新人被套。下跌就是这样一波一波的走低,到了真正的底部。一旦股价筑底,形成一个底部区间,最大的阻力就是距离底部最近的一个次级反弹点,这里聚集着最后的一批抄底被套者。通过低位的换手将这部分供给消化并予以突破后,价格上行会变得轻松。a、b两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a点相较于b点整个市场可用的资金较少,场内套牢盘较多。b点经过长期清算后,场外可用资金较多,场内的套牢盘也多已割肉离场了。
在哪个位置适宜做反弹、哪个位置适宜做波段或长期持股,就交易策略而言需要考察市场价格整体所处的位置。正如一个日本交易员所说:“就重要性来说,你所处的位置与环境,远超过你站立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