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技术理论:“蛋炒饭”原理
有道很普通的小吃“蛋炒饭”,想必大家都熟悉。这道小吃很受我们本地人喜欢,下至街头小摊,上至宾馆酒店皆有。而要炒好这道平常小吃,也并非易事。除了娴熟的技术、各样的配料和调味品外,还要掌握火候,米饭多少和锅大小的比例。火候掌握不好,就可能出现炒焦;米饭太多,锅太小,就可能出现受热不均匀以致影响味道,甚至把米饭炒到锅外去了。
也许你们会问,这跟炒股有关系么?是的,有关系。我们把证券15市场比喻为一口超级大锅,那米饭是上市公司的股票,炒菜用的工具——锹是二级市场里的资金,而火候则代表政策,调味品则是主力机构开展的宣传。炒股就如“蛋炒饭”。其间联系还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1.米饭越多,越难炒
道理很显然,不用解释。反映在股市里,随着IPO的不断发行、限售股的不断解禁等扩容,股市里流通市值股份就不断膨胀。市场炒作难度也逐步加大。流通股份小,容易被人操控。而流通盘越大,操控的难度系数也越大。在股改前,中国完全可称得上是庄股时代股改后,随着全流通时代步伐的日益加快,市场也日渐成熟,炒作的难度也显著增加。庄股时代一去不复返。那时候,不仅个股可以被操控,甚至连大盘也可以。而如今,我国股市发展到2000多只股票,近30多万亿元流通市值。不仅大盘如此,个股也一样。那些超级大盘股股性呆滞,走不动,而中小市值的股票股性活跃,走势强劲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此。
2.锹越大,越容易炒
前面说到,股市不断扩容,流通市值也随之不断增加。要想把这庞大的市场推动,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股市的上涨需要成交量配合的主要原因。个股也是如此,我们平常说,某某股票主力(庄家)实力强弱,也就是资金量(成交量)的反映。主力资金实力强,该股就容易被炒,被炒高。
3.米饭总是炒了热冷了再炒,每粒都有机会
股票是长期存在的—只要不退市,任何股票都有被炒的机会,而且多数还有反复炒作的可能。一只股票资金进去到资金撤退,对应股价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周而复始。那些不小心被炒到锅外,就退市了,而且随着将来米饭越来越多,掉到锅外的概率就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
4.越接进锹的米饭被炒的机会越多
虽然每粒米饭都有机会被炒,但机会并不是均等的。只有越接近锹的米饭,被炒的机会才越多,频率才越频繁。这也容易理解。只有不断地受资金关照、青睐的股票,才会被挖掘、被炒、被炒高。而这些股票必然是基本面优良或者题材丰富的股票。
5.火候的冷热决定了炒作力度
火候越猛,越被炒得快。当利好政策出得越多,出得越有力度,大盘和个股就越被炒凶悍。历史上有几次大行情皆直接由政策刺激发动如1994年的那次“三大政策”行情。同样火候越冷,利空政策出得越多,力度越大,股市也越差,如2007年的“5·30”大跌就是如17此,所以政府要调节好火候既不能太猛更不能太冷。只有温和、平稳的政策才最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
6.调味品调配的好坏,则决定了“蛋炒饭”的味道
同样,主力为了把大盘和个股炒高,为了吸引投资者进场,必须尽最大能力发动他们的宣传机器。在2007年大牛市中,当股市走到5000多点的时候,各类媒体舆论宣传鼓吹可到达8000点,甚至还有更夸张的到10000点。这些都是市场主力发动的宣传攻势。同样,一个主力炒作个股更是如此,为了把股票炒上去,引诱投资者追进,总是千方百计编导精彩故事,把个股的题材说得天花乱坠。因此,主力总是用好这个“调味品”。
“蛋炒饭”要炒得香,炒得好吃,只要掌握好以上几方面就能够达到。同样,证券市场中炒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