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股民的7个等级,你是几级股民?
如果你爱一个人,介绍他入股市,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狠一个人,介绍他入股市,因为那里是地狱。散户入市都是怀揣梦想,摸爬滚打多年,或许成真,或许破灭,如果散户成长有七级,你是哪一级?
图一 603628 清源股份
图二 601992 金隅股份
一级:
听说大家都在炒股,满腔热情,雄心勃勃去开户,看别人的推荐,喜欢超短线,赚钱就跑,亏了就捂着。
二级:
开始了解股市基本情况,知道存在庄家、游资,里面有坑。知道了什么是K线、均线,有盈有亏,总体还是亏,幸运的赶上牛市,跟的大伙赚了不少,但见顶后,不知道止盈,出现回吐,甚至亏损。
三级:
开始觉悟在股市赚钱是真难,光听别人的难以成器,部分散户选择退出股市,部分散户不愿就此罢休,立志要靠自己创造财富,开始琢磨这看书、学习,学波浪、学量价、学跟庄。
四级:
能够把握买卖点,预测大盘行情,偶尔能够抓到牛股,但是赚钱还是很困难,意识到要有交易原则,不能以偶然的成败论英雄。
五级:
开始顺势交易,有自己的交易理念和交易系统,操作严格执行纪律,不再追涨杀跌,明确止盈止损,考虑问题更全面,懂的空仓,懂的放弃,有了稳步盈利。
六级:
走过的路终究有用,在股市中获利丰厚,实现财务自由,有自己的投资理论,开始与大家分享经验教训,愿意帮助新股民走出误区。
七级:
除了关注股市行情,已经关注世界经济走向,兴衰自有判断,看盘次数减少,交易次数变少,生活自由,很少和一般人讨论交易的事情,因为你知道说了他们也未必理解!虽然从股市盈利很多,但是股市最终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在股市中赚钱,首先要明确游戏规则
首先来分析一下股票市场的参与群体,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即自己、对手和裁判。
先来说裁判,呵呵,这里就不用指出是谁了吧。裁判的尺子可大可小,时大时小,我们无从把握,但任何游戏得罪裁判都是没好处的,而且我们的裁判还算比较公正,尊重裁判就是尊重游戏规则,所以我建议大家尽可能的和裁判成为朋友,并听他的话。
然后是对手,股市里实际操盘中我们会有对手。买入和卖出是对手,散户和庄家是对手,将来会形成机构之间互为对手。在思维上,有时候我们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一下是必要的。
最后是自己,可控性最强,改变自己远比改变对手容易的多。所以建议大家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交易规则,然后自己走,把命运交给自己。
股票市场上的游戏规则有好多,我认为值得思索的有两个:
1、负值博弈。因整个市场是撮合交易,有卖的,才有买的。买和卖形成对手盘,如果买的人因为买而赢利,那么卖的人就因为卖出而亏损。买卖双方通过市场来博弈,而博弈的过程是多空的此消彼涨。各个相关部门必要的运营费用都在这个市场里来,所以博弈的总和应该负值,即负值博弈。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股票市场少数人赢利这句话是正确的。就我本人来讲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市场里一朝暴富,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怎样站在市场的少数人群里。
基于此,我常做逆向思维。假如你是超级主力,假如你也认为这个市场是少数人赢利的。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样规避大多数人的想法。当85%的机构看多后市的时候,调整如期到来。而当大多数人认为应该看空的时候,或许事实并非如此,真理并不一定在多数人手里。
2、最大傻子。这个名称最早是海南一个地皮炒做过程叫出来的。赵本山的小品,我早期是不怎么看的,觉得俗。后来发现春节晚会上能把大家逗的最开心的就数人家老赵了,事实证明、不服不行。最大傻子这个名,大家也可能觉得很俗。但它却活生生的展现了市场的规则。第一个人买了股票卖给第二个人赚了,第二个人卖给第三个,然后是第四、第五。牛市当中如果出现20个投资者,前19个可能都赚,最后一个是所有消费人群的最终买单者,叫“最大的傻子”。所以,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当最后的买单者,况且这一次还是股市的盛宴。
个股实战操作与资金的具体布局原则
1,满仓操作条件的实战限定
在大盘背景良好的前提下,只有少于300万元的资金而且该笔资金有较大短期业绩压力要求的时候,短线才可能考虑进行一次性满仓操作。否则都应该采用分批,相互保护的复合方式进场。
2,分仓操作的战术运用技巧
无论大盘好坏,大于500万元以上的资金量绝对不允许一次性全部进场。每一次进场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出现意外情况时该如何处置。任何时候都应该保留一定的救援资金,以使自己时刻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位置。具体做法分为持仓目标分仓和投入资金分仓或组合采用的方式。
3,目标中与分散操作原则:看盘上瘾、成痴
如果是100万元以下的资金,则一般只能考虑一次操作一支股票,绝对不适合多头出击分散持仓。品种多样、持仓分散未必就能够分散风险。如果是500万元以下的资金,则持仓股票品种一般不允许超过3支。实战中绝对不能看到这个股票好,买一点;看到那个股票好,再买一点,最后成了杂货铺。集中持仓,精心研判目标股票的做盘细节,用心来操作才是专业选手最为重要的资金管理和实战操作进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