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策略
逆势(AT)策略是一种预测型策略,目的是寻找在预期的新趋势中建仓的机会,这些头寸一般与当前趋势相反。例如,当市场出现“大”幅上涨后,便考虑建立空头头寸,当市场出现连续5个交易日的急速抛售后,便开始考虑做多。对市场“调整”期间“大型”运动的定义便是这种系统的设计核心。一些交易者使用震荡指标来度量超买或超卖行情,定义他们认为的非持续性市场极端行情。其他交易者则试图“削弱”新的高点(见图3.13)或低点(即在x日新高处卖出或者在y日新低处买进)。还有一些交易者寻找动量背离,即市场创造新的价格极点同时却未出现相应的动量极点。例如,市场创造了新的价格低点,但是动量震荡指标却没有。是基于形态的方法,比如使用“日本蜡烛图分析”,也被尝试过。这种策略的本质是辨识在当前趋势的方向上动量耗尽的点。
逆势策略的优点:如果市场区间波动的话,逆势策略会产生令人惊叹的风险/回报比。因为头寸与当前的趋势相反,所以当头寸规模较大,而且交易者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时,交易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这种方法在关键转折点或在拉长的交易区间内特别容易获利。逆势策略比较灵敏,因为在检测到价格极俏和执行交易之交的延时非常短。
逆势策略的缺点:如果市场动量足以推动价格按原先的趋势运动,那么逆势策略便会导致大型的亏损。如果市场动量强劲,一笔大型亏损交易便会抹平多笔盈利交易的利润。逆势策略通常需要灵敏的出场来保护获利。交易区间的幅度通常比趋势运动的幅度要小。所以,平均每笔盈利的规模相对较小。逆势策略需要很好的执行力和较低的交易费用,以保证持续获利。这种策略在很多市场上:都表现不佳,因为逆势运动的幅度都比较小。
逆势策略的4S评价: :
灵敏度:一般较高,可以在市场极值出现的当日检测出该极值。
选择度:相对较低,因市场和时间周期的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
敏感度:相对较高,关键转折点不容易一直被捕捉到。
耐受度:相对较低;只适用于少数市场。
突破型策略
突破型策略是当价格“果断地”超出预设的价格屏障时,在价格运动强劲时买进,在市场疲软时卖出。于是,这种系统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也可以在市场外观望。我们假设价格将在近期价格突破指示的方向,上持续发展进入更长期趋势,于是突破型(BO)策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趋势跟随策略。存在许多版本的突破型策略,主要依据交易者对价格屏障和市场果断运动超越价格屏障的定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价格突破定义为在数8或数周的固定周期上出现新高或新低,对于期货来说比如20~80日,对于股票来说比如52周。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价格突破给出更复杂的定义,比如使用移动平均两侧的波动性交易带。通过设计,突破型策略能够避免在用来检测新高或新低的时间周期内出现的价格整同区交易。另外,通过设计,价格在创造新高之前已经运动较远的距离,所以可 能认为是超买或超卖。所以,突破型策略易受逆势系统同时触发的影响,产生“虚假”突破,重新运动返回价格整周区。当市场已经整固了数时,突破入场可以及时进入新的趋势,而且比传统的趋、势跟随系统反应迅速。
波动性突破策略是突破型策略的一个变种,其中突破的定义不是在一个时间窗口上,而是价格偏离参考值一定的幅度。例如,入场被定义为偏离昨日最高价、最低价或收盘价一定的距离,而不是固定周期(比如20日)上的最高价或最低价。偏离的幅度通常为近期价格波动性的倍数,可以用多种方法度量。波动性突破策略的周期较短,是标准突破型策略比较灵敏的一个变种。
突破型策略的优点:突破型策略可以克服趋势跟随策略的限制,方法是避免在价格整固区交易,该策略在趋势的方向建立头寸,信号延时很小或没有!很容易定义风险,因为入场点和出场点在交易之前便可准确地决定。该策略通常可以及时进入最适合交易的动态运动。在较为广泛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上的长期测试,已经证明突破策略是完善可靠的。
突破型策略的缺点:当市场在新的价格高点或低点之后反转进入先前的价格整固区时,突破型策略易受失败突破的影响。这种策略在入场时应受滑移价差的影响,因为关键突破价位可以很容易被其他交易者识破。将突破型策略运用于投资组合时,在不相关市场板块上易受同时突破型失败的影响。突破策略在心理上比较难以运用,因为突破之前是在突破方向上的大型价格运动。所以,如果突破屏障太高的话,入场容易变得迟缓。最后,突破之后的价格运动可能很虚弱或者受到市场流量不足的影响,账户资金易受波动市场的破坏。
突破型策略的4S评价:
灵敏度:较高,可以立即检测到市场的极值。
选择度:通过增加时间周期或使用复杂定义,可以得到提高。
敏感度:中等,根据时间周期的不同,失败突破产生的概率从30% ~ 70%不等。
耐受度:较高,可以适用于广泛的多元化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