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抄底不可取,真正抄底的信号是具备这些条件!
牛熊市场的划分,不同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判断依据。在笔者看来,半年线得失可以作为牛熊市场的参考指标。
或许,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目前并不完全属于熊市市场。但,考虑到当下特殊的市场环境,实际上不少个股已经完完全全深陷至熊市市场的运行格局之中。由此一来,在市场分化严重的当下,多数股票已经提前确立了熊市行情。
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他们往往容易在市场中犯错。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最常见的错误,莫过于熊市反复抄底,牛市反复逃顶。但,最终的结果,则是熊市环境下,底部越来越低,抄底补仓遥遥无期。反之,在牛市环境下,顶部越来越高,逃顶之后又不得不高位跟风买进。
实际上,多少年来,不少投资者因反复抄底而深陷深度套牢的格局之中。然而,当他们再一次获得解套之际,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时间,而这些年来,他们只好默默等待着股价回升的过程。很显然,这种盲目抄底的行为,并不可取。
时下,A股市场可以认为属于震荡市场,也可以认为属于熊市市场。但,若剔除国家队资金的因素,实际上多数个股早已确立了熊市行情,而在熊市环境下,我们的抄底更需要谨慎,而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分析,真正抄底的信号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其中,市场的动态市盈率水平,可以作为一个抄底的参考依据。
以沪市为例,多年来,其历史顶部与底部区域,也与股市市盈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性。纵观这些年来,沪市15倍以下的市盈率水平,基本上属于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而沪市低于12倍市盈率,则距离历史大底为时不远了。至于顶部区域,则沪市多在55倍至60倍的数值形成历史大顶,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参考依据。
不过,对于个股而言,更需要结合个股的基本面状态以及业绩增速等情况结合分析。
再者,破净股数量的变化,也可以作为一种抄底的参考依据。
2005年,2008年以及2013年,股市分别创出了998点、1664点以及1849低点,而当时破净股数量也显著增多。其中,以前两次为例,即2008年破净股多达214家,2013年破净股多达161家。
时下,截至上月末,沪深两市破净股28家,但考虑到当下的市场环境,破净股数量达到40家至50家,基本上属于一个阶段性的破净股数量峰值。
与此同时,龙头热门权重股票的价格、估值水平,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券商板块的中信证券以及房地产板块的万科A等。实际上,对于龙头热门板块或热门股票,往往具有率先企稳走出底部的预期,而作为撬动市场人气的品种,其快速回升,有望加快市场投资信心的回暖,这也是熊市抄底的一个有效参考依据之一。
除此以外,则是两融余额增速数据及沪深市场日均成交量能水平的变化情况。
事实上,从股灾风波之后,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数据及成交量能水平,同样对市场底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中,自16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量能低于3500亿元,基本上属于阶段性底部区域,而当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量能高于7000亿元,则基本上属于阶段性顶部区域。至于两融余额,则近年来基本上处于8000亿元至10000亿元之间反复波动,而这对判断市场顶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下,股市被“抑制资产泡沫”定了调,市场大涨大跌概率大降,而维系区间波动,估计还是市场运行的主基调。但,在此环境下,区间行情下如何更准确把握好市场的运行节奏,就非常考验市场投资者的抄底逃顶的本领了,而投资者操作稍有不慎,则容易陷入投资挨套的尴尬境地之中。
熊市抄底时需要坚持的底线是什么?
对于股市交易资金,多数投资者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存量资金”,即账户里已有的可支配资金。但在特殊情况下,一些投资者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追加投入。譬如在熊市,当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后,一些长期、理性的投资者时常会用“增量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参与“熊市抄底”。
坚守三条底线
笔者认为,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必须坚守三条底线,一是资金性质。按资金来源划分,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贷资金,包括有偿和无偿两种,前者需支付利息、有使用成本,后者无须支付利息、没有使用成本,但都须归还且有使用时间限制;另一类是自有资金,即自身可支配的资金,既不用付息,又无须归还。
单就自有资金来说,若再进行细分,又可分为有明确用途的资金和闲置资金。这里所说的“增量资金”,指的是自有资金里闲置的部分。即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必须是多余的闲钱,任何通过借贷获得的资金,以及自有资金中有明确用途的资金都不适合投资股市,包括参与“熊市抄底”。
二是适投比例。即使追加的是闲置资金,也不宜倾其所有、全额投入,而应控制比例、适量适度。普通投资者只要用三分之一的闲钱参与“熊市抄底”即可,最多不宜超过二分之一。当然,根据不同投资者对于股市的偏好程度和操作技巧不同,在追加资金比例的确定中可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三是抄底时机。资金性质和适投比例定下后,还须明确抄底时机。从A股二十余年的历史走势和未来走向看,参与抄底的最佳时机是“熊市”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之后。在“熊市”投资者普遍亏损,入市意愿不强。但在“牛市”,情况正好相反,盈利的投资者明确增加,入市意愿变得非常强烈。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在“熊市”、多数投资者不敢买股时,逢低、分批,大胆追加资金。只有这样,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的成功率才会增加。
在明确“三大底线”,并做好各项准备基础上,能否确保“熊市抄底”的成功,还取决于品种和策略的选择是否正确。以4年前大盘见底1664点(2008年10月28日)时为例,当时投资者在品种确定上就有两种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一是“弃弱择强”买入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包括新上市、被哄抢的新股。实际上,当时不少表现突出的“强势股”,在随后的走势中表现不佳,有的还领跌大盘和个股。
为此,笔者对2008年10月29日-2012年10月26日期间的大盘和个股表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上证指数[1.70%]涨16.62%、多数品种跑赢大盘的情况下,同期可比的2452家公司中,跌幅超过70%的有25家(其中跌幅最大的达79.64%),跌幅超过60%的有102家,跌幅超过50%的有219家。而这些走势不佳的品种,多数都是在当时看来走势十分强劲的大牛股。投资者要是在当时采取“弃弱择强”法进行“抄底”,不仅在随后的大盘反弹中难以取得好的收益,反而会出现大幅亏钱的尴尬局面。
二是“弃强择弱”卖出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选择“弱势股”进行反向买入。这样不仅能有效回避一些股票的大幅下跌,而且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不俗收益。
至于“熊市抄底”的策略,一般可通过“三比三看”予以选择:一是比涨跌幅度,看谁跌幅深。一般应在具有可比性的熟悉品种里选择阶段跌幅大、涨幅小的品种作为“熊市抄底”的首选品种;二是比流通盘子,看谁最适宜。待买股票的流通盘一般在1亿股至3亿股之间较为合适,盘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熊市抄底”的最佳品种;三是比区间表现,看谁潜力大。在符合以上条件基础上,若待买品种横盘时间长、主力吸筹足、散户跑得多则更好。通过“三比三看”,一般都能回避看似强势的“风险股”,及时捕捉看似弱势的“潜力股”。
如何在熊市中抄底也不亏?
股票投资交易者都是为利润而战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种盈利方式。那么本文所要说的抄底既是盈利方式中的一种。投资者在熟悉股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了解更多实质性的交易技巧,在牛市趋势中,抄底总是会大赚。而在熊市环境中,抄底却总是亏损。如何在熊市中抄底也能稳赚?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抄底技巧:
一、抄底的最佳品种
1.极度超跌的品种
尤其是在一个月以内连续暴跌达到50%以上的品种。在前一轮反弹行情中,曾经巨量换手强势拉升达到40%以上的品种优先考虑。
2.价格便宜的品种
在熊市环境中,价格越是便宜,它的吸引力就越强。因为主力在拉升时,投入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所以比较容易操盘。
3.非基金重仓品种
在熊市环境中,基金重仓股往往是空头主力,它的下跌力较强,而拉升力则较弱。这是因为众多主力意见不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达成共识,所以常常会制约其反弹的力度和空间。
二、抄底技巧的三种时机
1.底部涨停
股价反弹时,必须要能在盘中一鼓作气涨停。如果所选的品种没有这种勇气,那么它的主力实力也就一般,短期内是不会给你带来利润的。当底部第一个涨停时,投资者要敢于跟进,次日高开高走就撤退。特别是板块热点的龙头,是最佳品种。
2.巨量换手
股价在涨停时,当天换手率要大,至少要达到5%以上,这样就说明当天交易非常活跃。主力即使要出货,也要连续保持几天震荡盘升的诱多行情才行,这就为短线抄底买入者带来了利润空间。
3.KDJ指标
当周KDJ指标在20区域以下,其中J值开始拐头向上时,机会就来了。当日KDJ指标在20区域以下形成二次或三次金叉,其中J值由负值区向上穿越KD值金叉时,短线反弹行情也就来了。
三、抄底的四个原则
1.不抄不涨的品种。
2.不抄非龙头品种。
3.不全部投入资金。
4.赚一点就跑,不要太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