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报告和公司公告
相对于易受媒体信息影响的散户投资者,具有一定技能和较长时间市场历练的散户投资者,以及专业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尽管也会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但它们对分析师报告和公司公告信息更为重视。媒体信息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线索,而投资决策则更依赖专业报告和公司公告这类专业信息。
无论大盘指数还是个股,股市上常见因为某篇分析师报告而导致大涨大跌的案例。发生在2008年的摩根大通“报告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8月19日,国内某媒体收到摩根大通的一则研究报告,分析师称中国政府将出台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该媒体8月20日早上发布快讯,当天上证指数暴涨7.63%。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游资和散户为净买入方。21日,美林证券发布了研究报告,驳斥了摩根大通分析师的观点,并认为该报告对投资者有误导。国内券商也出现反对摩根大通的言论,国内舆论蔓延出利好未能兑现的悲观情绪。
图5-4中第一条竖线是8月18日,大盘仍延续跌势且幅度不小;19日即出现小幅上涨,说明市场上已经有人知道了报告内容并采取了买人行动;20日媒体公布消息,大盘大幅拉升;21日(第二条竖线处)美林发表反驳报告,从此股市开始重新回到下跌状态,一直跌到9月20日左右。
8月20日,国内券商没有时间在当日给出回应,其他第三方权威机构或者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来得及在当日给出澄清或说明。利好传言带来的乐观情绪充斥市场。第二天,美林给出的逻辑充分的驳斥又引发了市场对利好传言预期落空后的过度悲观情绪。
券商的研究报告已经成为一个盈利性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可以公开查阅而无须支付费用的研究报告,从市场原理上讲,应该是价值极低、没有价值甚至可能是误导性的。最近几年也常看到一些教导散户投资者如何阅读研究报告的文章,大体上可以总结出一些要点:(1)要谨慎对待券商研究报告的结论,对于买入卖出的建议.基本可以不予参考。事实上,分析师的整体平均预测准确度相当不理想(50%左右,较高水平是60%左右)。(2)认真分析券商研究报告的逻辑合理性和引用证据的可靠性。券商研究报告一般经过了一定的研究甚全现场调研,因此其资料性仍比媒体信息丰富,而且分析过程往往有一定的启发性,投资者应深人研究报告的内在逻辑,自己作出判断。(3) 对于企业经营预测,基本可以忽略不看。估值方法各有局限性和使用条件,而分析师在估值时的种种投机取巧和盲人摸象的做法,早已为业内所知。估值即便是对于最了解企业信息的人,都很难作出较准确的预测。(4)券商的研究结论和其实际操作可能不一致。如外资行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在引导市场的同时却反向行动,此类事件并不少见。
另外,研究报告毕竟不是大多数散户常去阅读的信息源,许多投资者尽管重视券商研究报告,却选择从媒体渠道了解研究报告的结论。这就与我们刚指出的阅读研究报告第一条注意事项相悖。同时,媒体对研究报告的转述多存在失真问题。专业研究的完整逻辑通常不能在大众媒体中得到精确的体现,因此券商研究思路很可能被曲解。通过媒体获得研究报告的信息,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上市公司公告来说.国内散户投资者往往没有专门去重视,很多是从媒体信息或者炒股软件弹出的即时信息框中了解到的。有学者研究了美国散户投资者对上市公告的反应,发现如果上市公司公布了利好消息,交易记录显示投资者往往会在之后一周内大量买人该公司股票,这就是上市公司公告带来的正面長望和良好预期。而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行为在一周之后产生了显著区别。前者会在利好消息公布后一周之内大量买人该公司的股票。而在一周之后,买入和卖出的比例基本上回到平衡状态,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变随时效性降低而减弱。而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会在利好消息公布后的一周、两周、一个月甚至五个月中持续买人该公司股票。也就是说,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旧信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