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充分的展示了曼斯泰因的那句名言。
聪明而懒惰的当将军,聪明而勤快的参谋,愚笨而懒惰的当士兵,愚笨而勤快的趁早滚蛋。
放在股市里面就是,
聪明并且下手少的成了大佬,聪明而交易频繁的适合当交易员,愚笨而懒惰的往往能拿满一轮牛熊周期,亏的也只是时间。而愚笨还勤快的,那些亏70%以上的人才,就是这批人。
我的体会是,做股票,你所吸收的知识不是要把它全面化,或者精确化,而是简单化,你懂的越多,看到的越广,理解的越深,就可以排除掉越多的干扰和无用信息。
炒股难吗
随手举几个例子,由小往大说:
A公司股票,中午突然发布消息,中标的BBB项目150亿,午盘开盘直接拉起,如果投资者的知识储备水平还处在业绩预期好等于股价要涨的逻辑里,就可能会陷入被动,因为你的局限性所能提供的逻辑过于浅显,低位出这种公告算你走大运,因为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如果已经涨了50 60%,公告一出,然后你去接个盘,这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B公司的股票形态走势本来是非常不错,均线系统向上发散,成交量配合也不错,随时要一飞冲天,此刻不满仓,何时满仓,不是因为大盘这样跌,破坏了形态,我起码盈利30%。B公司股票已经走完下跌浪的3浪,平台支撑也不错,是不错的买入点。不是因为大盘这样跌一下,就不会出现下跌浪的延长浪。B公司指标下跌已经出现钝化,可以继续持股,然后被一套到底。执着技术面的投资者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短期求暴利,而技术面真正最起作用的时候,就是资金充沛的时期,K线图能最大限度反应股票背后所有群体的宏观表现。不受外力支配下的资本市场是最有利技术面投资者获利的。
但在被控制的情况,任何一套系统,不管是经验堆积的交易体系,还是量化的交易模型,他都一定有个原理,原理来源于数据,例如技术面多周期的共振买入,多因子选股这些,如果数据的表现能随意被更改,那这种固定模式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体系和模型的精细化只是个延缓的作用。
这些知识都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是想把A股变成了二元的系统,觉得发出了一个信号,就能马上确定一个结果,而真正A股市场的运行过程是多元的,影响交易还有更多的变量,比如情绪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是交易系统和交易模型难以表现的。
再往大的说,就是周期,拿行业周期做参照,有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A股里,叫筑底阶段,拉升阶段,获利兑现阶段,下跌阶段。位于不同的周期,市场资金,市场情绪,筹码分布情况截然不同,那操作个股需要对照大盘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选股策略,仓位管理和买卖纪律。而从容的制定这些计划,需要你对市场周期的理解,对国内经济对股市影响的方式是如何进行的,政策对股市影响的方式是如何传导的。那对知识的要求就更加广了,大局观,政策理解,社会资金走向,实体产业情况,房地产行业情况等等。
所以炒股需要很多的知识,目的是为了给投资投机做减法。所以这就是很多真正成功的交易者一直说的大道至简的意思,不是说什么都往简单想就能交易成功,而是用你丰富的知识去繁就简,直达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