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学题,但有90%的人都会算错。
关于抄底,有这么一个计算题:
甲的股票亏50%,乙去抄底,当甲亏90%时,乙亏多少?
上面这个问题,最终的答案肯定不是40%——乙此时已经亏了80%,只比甲好一点点而已。
其实算法很简单:
1、假定甲买的股票,买入价就是10元;
2、甲亏到50%的时候,此时股价是5元,乙买入;
3、当甲亏到90%的时候,此时股价为1元,乙相当于每股亏4元,即乙的亏损比率是80%!
股价都跌了一半的时候,乙才去抄底,但乙还是会被套这么惨——这就是抄底令人悲伤的地方,在底部没有真正确定前,抄到半山腰和最高位被套,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是否适合炒股
但是对乙而言,抄底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这么想的,他真实的想法是:
他做出了一个聪明且幸运的决定,用半价就买了甲的股票,这已经是大赚了,这也几乎是所有抄底的人的共同心态。
回到乙作出买入股票决策的时候。如果此时真的就是底,那对乙而言自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不是呢?后果将非常悲惨。这其实无异于赌博,赌对的可能性只有50%。赌赢了,股价不一定上涨100%(从5块涨到10块),因为前期高点通常都是很难突破的;但赌错了,则有可能让乙亏损80%,这个时候想要回本,则需要股价上涨400%(从1元涨到5元),有几个人能碰到这样的大牛股?
冒险还是不冒险?这笔账其实并不难算。
或许你会反驳说:“还是有很多成功抄底的人”,但我们更多要看普遍的情况,而不是少数个案,幸运儿毕竟是少数。
这也正是为什么稳健的投资者,总是选择右侧交易的原因,即等到确定的反转信号发出后再抄底,而不是在这之前抄底(即左侧交易)。这个明确的信号,可能是技术指标,比如一根放量的大阳线;也可能某个事件,比如央行货币政策方向逆转。至于如何确定反转信号,这就需要经验来判断了。
其实,对乙而言,要想达到只亏40%的目的(即总是比甲少亏50%),其实也并不难,减少一半的贪念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甲买的是1万股,总计耗费10万元;乙也有本金10万元,当股价跌到5元每股的时候,乙全仓可买入2万股,但乙也只买入1万股,其实乙这时候掌握的股票资产和甲是相等的,同时乙还有5万的现金。
如果股价继续跌到1元,甲亏了90%;同时,乙的股票资产亏了4万,亏损比率80%,但乙还有5万现金,现在乙的总资产为6万元,相当于总本金亏损了40%。
——这就是分仓的重要性,不要一次性就将筹码押完,否则毫无转圜余地。
一个分仓的极端案例是:
如果一个人有无限的钱,假定股票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都是50%,且上涨幅度总是100%,下跌幅度同样100%。比如他先买入1万元的股票,结果亏完;那他下次投2万块钱,如果涨了就能把之前亏的补回来,甚至还能倒赚1万;如果又亏了,那么他就投入4万,并且一直这样将投入资金倍增下去,总有一次他赚钱的时候,都能把之前的亏空补充回来并有1万的盈余。
一个人不可能有无限的钱,但如果你能将有限的资金同样这样去分仓操作呢?比如,你预期这次下跌极限是3次大调整,那该怎么去分批建仓,上面的这个极端案例,就是很好的参考。
总结:
股市里流传着一个段子:本想抄底,而且抄在了地板上,却没想到还有地下室;抄在地下室的,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窖;抄到了地窖的,没想到下面还有地壳;抄在地壳上的,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狱;拼死抄到了地狱里的,结果是死了也没想到:地狱居然还真有十八层。连巴菲特都说,抄底是个伪命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当市场或个股出现回调,投资者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该进场抄底了?实际上每一次下跌确实不乏进场抄底者,只是有人这样做真的赚了大钱,有人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亏损甚至套牢。
抄底是个技术活,靠感觉去操作将十分危险,精确的计算和对欲望的严格掌控都十分重要。如果做不到,还是乖乖待着不动吧!赚不到钱,也比亏钱好,本金在,希望就在嘛!
1993年,著名投资人塞勒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参与创建了一个基金公司,从0起步,12年后,这只基金管理的资产冲至37亿美元。今天,魔方黑科技智能选股产品起航,联合业内知名的行为金融学专家和一批金融市场从业10年以上的研究员,用最前沿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并结合A股股民人性的特点,用现代科技手段智能解剖盘口强弱特征,第一时间抓住异动起爆机会,从而解决投资者看盘时间少,买点把握不住的痛点。
研发期间,我们动用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实战运算,通过各类反面例子和失败案例,去完善设计架构,不断纠错,现产品已经成熟完善,遂面向市场。我们的理念是:“每个投资者都会犯错误,我们的目的是抓住这些错误!”未来,我们会告诉全世界:在智能科技界,我们是最会炒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