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很多交易者都听过、“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句话并没有错误,但如果要严格遵循这个原则,意思熊市的交易量是很巨大的,因为经常需要止损;在牛市中交易量是比较小的,因为你在耐心持股。但事实是完全相反的,在牛市成交量放大,熊市成交量萎靡。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先看卡尼曼和特维斯1981年首先做的一个有趣实验。
有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治疗方案供选择:
(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救活所有人,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全部人都死亡。
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思考一下答案。
选择A能100%的救活200人,选择B有33.3%的概率救活600人,当时的实验调查,72%的人选择A方案,因为不敢赌失败的后果。
同样的问题,只是选择方案上换了一种说法。
(A)肯定致400人死亡。
(B)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救活所有人,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全部人都死亡。
这一次,只有22%的选择A。你会选择杀害400人吗?至少选择B还有33%的概率救活所有人。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于收益与亏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人们更愿意倾向赌损失,而不是收益。在交易中,这就和我们的被套住了,更愿意赌它会涨回来,而不是止损;盈利了更愿意落袋为安,而不是赌它继续上涨。
这就是预期理论。对于相同大小的所得和所失,我们对所得看得更重,这一事实叫做预期理论。
有很多交易者都会同时持有两只股票,如A和B,A已经赚10%,B已经亏10%,现在有一只看好的股票C,但因为资金不够,需要先平掉A、B间的其中一只,很多交易者都会选择平掉A,留着B。
对于A,之所以平掉,是因为认为自己的买入决策是正确的,自身会感到自豪。
对于B,之所以没平掉,是因为一旦平掉,就认为自己之前的买入决策是错误的。一直持有该股,就赌它会反弹回本。
延伸来说,这是心理学上的后悔理论。后悔理论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
牛市的频繁换股,平衡市的频繁止损,熊市时的不动如山,都与后悔理论相关。
牛市时,自己手上的个股没有别的股票涨得多,换了之后却又发现之前那只开始暴涨;熊市时,自己手上的个股还是在跌跌不休,继续赌它可以反弹;平衡市时,追涨杀跌也是这样。
当行情来临时,交易者开始赚钱,赢家人人皆知。很多交易者会把这种盈利归功于自己努力结果,对于行情的推波助澜无限轻视。一旦深入,就是自负甚至自恋了。特别是在牛市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他们把自身的收益绝大多数归功于自己的努力结果,因为他们认为自身水平高超,所以操作更为频繁。这就是造成牛市时成交量显著放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反,在熊市时,大家都不操作,该套死的套死,该观望的观望,成交量大幅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