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亏钱的普遍原因,七点需要明白
自2009年以来,深交所开展了七次年度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以《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呈现。近期,深交所发布了2015年调查结果。根据2011年——2015年这5年A股个人投资者(即散户)的调查数据,我们总结了由数据本身反映出来的散户操作特征,这对广大的散户来说,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1、账户平均资产规模不及5年前
2011年——2015年,深圳成指累计涨幅为1.66%,尽管涨幅不高,但毕竟是上涨的;但受访投资者账户的平均资产却从41.3万元下降到37.2万元,下降幅度为10%,相当于一个跌停板。尽管平均资产规模有所减少,但受访投资者股票投资在家庭总投资中的占比与2014年持平,为29%,但账户平均规模较2014年缩水14.9万元。2014年受访投资者账户平均资产规模为52.1万元,是最近5年的最大值。
这5年,您的股票账户资产规模是涨了还是降了呢?
2、平均投资只是得分“不及格”
根据2014年的调查,受访投资者当中,大学本科或者以上学历占比为70%,但是,学历高并不代表投资知识掌握情况好。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投资者的投资知识客观评价得分平均为58.8分。下图是2015年按照不同分类的投资者知识客观评价得分:
3、绝大多数投资者是讨厌风险的
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风险厌恶性投资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4、交易频率居高不下
尽管绝大多数人厌恶风险,但A股的散户们却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暴露之中—受访投资者当中,平局交易频率很高,去年平均一个月交易频率高达6.3次。众所周知,在全球股市当中,A股的换手率是出于前几位的。
操作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股票投资的基本规律,但A股的散户们却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在受访投资者中,亏损投资者2015年的交易频率平均一个月为6次,高于盈利投资者的5.8次/月。您一个月交易多少次呢?
5、爱玩短线
A股投资者爱玩短线,这和交易频率高是匹配的,受访的投资者中,抄底型投资者和追涨型投资者的比例几乎是1:1,但去年的行情中,追涨型投资者可能比抄底型投资者的日子要好过得多。您是追涨型投资者还是抄底型投资者呢?
6、分散投资?不爱!止损?宁愿做鸵鸟
如果分析亏损和盈利的投资者的风险控制手段,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盈利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数量要明显高于亏损的投资者;盈利投资者采取止损策略的占比,更是远高于亏损的投资者。沥青、白银喊单实战喊单VIP羣:164*558+四零二输入66即可通过及时指导,永远快人一步这其实反映了散户在操作中的普遍问题:一口想吃成一个胖子,所以不愿意分散股票投资,账户平均资产37.2万(资金量足够大),其实已经可以做大分散投资;在趋势已经走坏时,面对亏损的账户,散户宁愿做将头埋在沙子的鸵鸟,不愿将账面的损失兑现为实际的损失,最终只能面对账户亏损日甚一日,从短线炒成长线,从长线炒成"忠实"的股东。
7、熊市杀死“技术派”
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是,A股的散户们居然是"技术派"居多,对基本面的依赖反倒要低一些。但在去年,"技术派"占比大大降低,从2014年的62%急剧下降到49.7%——或许,去年的极端行情,已经超出了普通投资者掌握的技术所能解释的范围。
这里的技术派,是指受访投资者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为各种技术指标(走势、成交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