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投资和实业,首要任务,是抬头看看趋势,大盘趋势和行业趋势,古人云:识局,取势,明道,优术。做任何事都要顺势而为,对投资而言,在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时,尤其要顺势而为,不同的趋势下是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就当下这个话题,我们抛开趋势不谈,抛开具体的投资策略不谈,只单纯聊聊优术这个层面的问题,也就是选股的问题,分享下我所熟悉的一些选股策略。
1、比价选股策略。
很多做价值投资的朋友,对企业估值研究的非常有深度,各种指标数据来评判估值的高低,但是有种情况在市场上会长期存在,就是预期偏差,因为虽然长期来说,股票市值围绕公司价值变动,但是,a股因为散户是市场参与主体,很多时候,市场情绪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普遍,另一方面,随着大盘指数估值高低不同,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个股的估值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指数2000点时整体市场估值都比较低,3000点整体估值都相对比较高,对于三千点才入市的人来说,不能因为我只认为2000点的估值是合理的,所以一直干等跌到2000点而不入市,殊不知后面最终冲到了5000呢?所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市场的本身定价来为企业估值。比价选股的假设是,市场本身的定价只要存在,即是合理的,有效的。
比价选股策略很多用于行业比价,本行业的某个标的和行业龙头比价,参考营业收入,利润的增速以及各自的绝对值比价。
比价策略还可以用于整体估值比价,为什么大牛市中很多滞涨的股最终都会涨起来,就是因为比价逻辑在里面,整体市场估值提升了,自然会有资金去追击还没有比提升起来估值的个股,最终所有的股的估值都会提升,只是最终提升的高度有所不同。
比价策略同时也适用于并购重组标的的估值。举个例子,A上市公司一百亿市值,营业收入10个亿,利润1个亿,100倍PE,B上市公司并购一家与A公司同行业的小公司,该公司营业收入2个亿,利润2000万,购买该公司支付了两亿的成本(现金+增发股份合计)(十倍PE),而二级市场享受高估值溢价,按比价原理来说,并购本身是低成本(十倍PE)购买公司,但是在二级市场上该公司本该享受更高的估值,该被收购公司按二级市场100PE比价来算,应当估值20个亿,所以,并购该公司带给B上市公司的估值提升,理论上应当带来18个亿的市值提升。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大概讲解了为什么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是利好,为什么大部分并购重组在不逆大势的情况下,并购出来都要上涨的逻辑,也为大家对并购重组的预期离场价格,做一个大致的比价测算。(当然,实际在运用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大盘的趋势和行业板块的趋势来综合判断)
2、低风险选股策略之董监高二级市场集中大额增持。
注意!我说的是董监高增持而不是大股东增持,我说的是众多高管集中增持而不是个别高管增持。从效用来说,董监高集中大额增持的效果>大股东增持>董监高个别增持,这个大额怎么界定呢?我觉得最起码每个高管二级市场增持的金额在一百万以上比较好。这个策略我在2014年采用过,曾经拿2012年-2014年数据进行全面回测测试,基本上在增持公告出来时估算,未来一周或者一月内,都有至少5%以上涨幅,当然,2012年-2014年整体指数来说,已经开始走震荡右侧行情,大势也比较配合,最极品的案例是恒顺众昇这个股票,2014年十月开始集中增持,当时的价格是12.5左右我记得,当时还叫恒顺电气,随着大牛市来临,该公司高管一路反复增持,股价最高飙升了六倍。高管增持本身就是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为二级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本身就是利好,而集中大额增持,从逻辑上来说,大股东可以暂时增持被套但是一定不要让干活的管理层被套,所以一般未来会出现释放利好的一些事件,该策略属于低风险投资策略。专门再说一下,如果出现董事长个人超大额增持的情况,也需要关注,比如去年爱康科技董事长个人二级市场增持一个亿金额的股份,增持过后一个月不到,该公司先后签订重大合同,同时公布半年报高送转的分配方案,这个逻辑大家要反复体会,慢慢摸索和实践。
注意!高管集中二级市场增持这个选股策略在运用前后,也要看看大盘的趋势,爱康科技董事长增持一个亿后连续释放利好,股价带来30%涨幅,但是随后的股灾行情让董事长最终依然套牢。但是该策略的核心逻辑没有问题:增持的资金也不愿意被套牢,集中增持后可能会公布利好,建议:实施任何投资策略和选股策略都需要先抬头看看趋势再作定夺,考虑你的策略能否顺应当下趋势或者可以抵御逆势的风险。
3、价值投资(成长股)选股策略。
我认为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是这样的:选择未来有巨大行业空间里的小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在公司比较小(小业绩匹配小市值)时,布局买入,长期持有来伴随公司成长,当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和公司市场规模持续增大后,公司的市值必然伴随公司成长变大,获利离场。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价值投资的精髓,第一句话叫做选择大池塘(行业空间够大)里的的小鱼,在小鱼时买入,长成大鱼时卖出;第二句话叫做选择有可能成为白龙马的小马驹,在小马驹时买入,长成大白马(白龙马)时卖出。
做价值投资尤其要注意这四个词:识局,取势,明道,优术,中国作为政策市,国家政策对产业扶持的效用非常明显,识局和取势对价值投资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因此,首先需要判断国家当前的经济局势,认真研读两会报告和各部门行业政策文件,然后根据未来发展的趋势来优选行业和行业内的成长股。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开辟了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十年的黄金趋势,这十年,成就了无数的十倍股(房地产股,基建股,家电股),这些十倍股的成长我认为公司治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业处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趋势上才是最主要的。
就目前而言,从各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来看,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业,信息产业长期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新能源车产业链作为重工业和高复合产业链,同样也肩负着替代房地产产业链的作用,而人口老龄也是大势所趋,所以从行业趋势来说,我个人比较看好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业,信息产业,新能源车产业链,养老大健康相关产业。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第一对行业当前市场空间(静态)的评估,第二对标的股票买点的评估,第三对该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动态)的评估。
价值投资更多的是看公司基本面未来的预期变化,说到公司基本面和行业发展趋势,就意味着漫长的时间等待来等待公司业绩提升和行业发展进步,所以采用了该策略就意味着你很可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任何拿公司基本面来说事说逻辑来看好一个股,但是持股期只有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的,都是逻辑混乱逻辑错误的,拿长期看好的逻辑来支持短期操作,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但这类投资者还很多。没有好的耐心的人,很不建议看基本面选股,很不建议做价值投资。
4、逆境反转选股。
逆境反转选股策略,对行业来说分两类,一类选择行业长期趋势看好,但是短期被打压时介入,比如前两年的酒行业;第二类选择周期行业,在行业低迷时介入,行业兴旺估值提升时离场,比如券商。行业选定后,在精选行业里的龙头股即可。
逆境反转单纯对个股来说,在公司业绩极度低迷时介入,在业绩转好估值兑现时离场,但是有个前提,这个公司一定是长线比较看好或者符合周期性质的公司,而不是基本面彻底变坏的公司。
逆境反转选股,更多是时间换空间的选股策略,需要等待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带来业绩和估值的提升,如果没有好的耐心等待好的机会和好的离场价格,最好不要轻易采用这种策略。
5、黑天鹅事件型选股。
这个选股方法和逆境反转有点类似,但是我在这里说这个更多是针对短期利空机会。黑天鹅选股更多要分析黑天鹅事件对公司基本面能否带来实质性利空,如果只是影响短期公司的基本面,不会影响公司长期发展趋势,黑天鹅出现时可以借助市场情绪的恐慌波动来接便宜的筹码,等恐慌情绪过去,公司股价必然修复。黑天鹅事件选股的核心是一定要分析透彻黑天鹅事件是否对公司发展产生实质性利空影响,以及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合适。
举两个例子:
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伊利股份。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在2008年,伊利股份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业绩受到影响,市场对其厌恶情绪也比较重,当时伊利股份更名为st伊利,但是伊利股份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聚氰胺的主要当事人是三鹿集团,随着事件的平息,当时到现在来说,股价翻了八倍,而当时,也砸出了伊利股份历史上的最低股价。
今年毒疫苗事件中的鹭燕医药。
2016年3月,爆出不少省份疫苗未经冷链直接使用,次新股鹭燕医药旗下子公司的某个员工涉案,对该公司来说属于黑天鹅事件,但是,并不影响该公司的长期发展,而当时大部分次新股都开启了一波上涨行情,而鹭燕医药在公告第二天是这个走势:
本身从比价选股逻辑来说,该股本身就有补涨的需求,而正巧碰上了黑天鹅,短期给了一个更好的买入价格,开盘直接砸了7%跌幅,后面经过几天的盘整,开始修复。
不是所有的黑天鹅事件都是机会,利空出现本身意味着对公司的基本面带来不良影响,市场产生恐慌带来股价下跌是有其合理逻辑的,酒鬼酒,獐子岛,这类曾经出现突发事件的公司,要充分评估利空带来的到底是飞刀还是机遇。
6、事件驱动型选股。
事件驱动型选股在今年是大放异彩,我印象里比较深的有万科a的举牌股权之争,女排奥运会夺金牌带来的光明乳业开盘涨停。
事件驱动型选股我认为核心逻辑是社会事件或者经济事件带来当事公司的曝光度瞬间提升,造成市场资金的短期聚焦,事件驱动型选股不确定性比较高,高风险高收益,能不能获得好的收益完全看该事件能否在舆论或者媒体那里持续获得热度,带来资金的持续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