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艺术品市场造假成风,甚至产生了完整的艺术品造假及“洗白”一条龙链条。通过较为专业的造假,然后一步步进行多重包装和推广,并靠着多次拍卖成交记录来给作品一个“可靠”的证明。面对这样的高级质品,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
张老板是一个事业小成的企业家,有了一些闲钱之后也想介入收藏领域,满足自身兴趣和投资的双重需求。于是,他大手笔雇了一支阵容颇为强大的团队来“掌眼”,其中包括鉴定专家、拍卖行老板、资深藏家,等等。在他们的指导下,张老板投入了上千万元,在大小拍卖行中购买了多件“海外回流珍品”、“稀世出土国宝”。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圈内人告知,其购买的藏品全部为膺品,且大都是所谓的“高仿”作品,这无疑给了张老板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巨大打击。他最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已买回来的“珍品”,明明都有着清清楚楚的国内外上拍、成交记录和各种鉴定证书,怎么就会是膺品呢?
无独有偶,2012年伦敦春季小拍上,一件断代为清代18 19世纪的雍正斗彩龙凤纹碗定价40006000英镑,经过十几轮争抢,价格飘升到18万英镑,即180万元人民币才落槌。落槌后还有人说:“这件东西来源好,是英国一个老太太家里流出来的。”买家一下子好似吃了定心丸,却马上被行家指出了此物绝非真品的疑点。可悲的是,谁也无法保证这件作品不会再回流国内拍场,继而拍出一个更高的价格。
其实,不单单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鉴定证书缺乏可信度,市场上不少作品的上拍记录、成交价格都有作假的情况存在,而且这种作假往往还并不仅仅是价格虚高这么简单。一些被冠以各种海外回流珍品、地方出土文物、几代传家之宝等华丽名号,且具有多个切实可查的成交记录的拍品,有时候也不见得就“真”了。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成功的艺术品膺品“洗白”的过程,通常是将学术专家、
出版社、美术馆体系、市场、拍卖行等捆绑在一起,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利。这类高级腰品进入拍卖行则是整个链条的最后一步。随着几次成交记录的出现,无论是自拍自买还是冤大头上当,都会给这些腰品一个“清白家世”,也就方便了日后进一步作假的行为。
圈定目标高仿、虚假宣传造势、展览、多次上拍流转、继续同类操作,这一整条完整的造假流程和利益链构成了集团化、规模化的操作。近年来,这些造假分子还利用藏家们普遍“崇洋媚外”的心理,通过将作品送到海外上拍再回流的操作给膺品披上一层迷人的外衣,让不明所以的投资者吃了“药”还不自知。
高级腰品之所以长期存在,就是因为即使东窗事发,也往往难有定论,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或损失。而一件作品消失几年之后再改头换面重新出现,有时候还能继续让不明真相的藏家上当。另外,拍卖行还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倒卖国宝文物、洗钱,这样的拍品更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这样的高级腰品,也不能过分相信其各种华丽的外衣及成交记录,并且避免虚荣心等心理因素的作祟。特别是一些名头很大、通常还有着非常动人的“来历”、“背后故事”的作品更要留个心眼。说到底,如果自己对这一门类知之甚少,就别一厢情愿地指望能把各种国宝、稀世珍品一件件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