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应对危机,美国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大幅调降基准利率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自2007年9月起开始降息,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2008年底0.25%的历史低位。在流动性方面,美联储一方面通过延长贴现期限、降低贴现率、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等方式,为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和信用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并扩展中长期信用。
二是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于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和2012年9月先后启动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收购了包括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内的政府支持房贷机构发行的债券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连续8个月通过美联储每月投入约75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则是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并且在2013年1月开始增加到850亿美元。之后随着美国经济逐渐转好,美联储在2013年9月将购债规模减小到每月650亿美元,最终在2014年10月底结束了该轮量化宽松政策。
三是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为做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美国相继颁布了旨在限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监管改革新框架》和《多德—弗兰克法案》。《金融监管改革新框架》于2009年3月由美国财政部出台,着重提出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对一直游离于美国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于2010年7月出台,法案提出设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扩大美联储监管职责、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加强衍生品市场监管等,以求达到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保护纳税人和消费者利益,维护金融稳定,防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四是制定回归实体经济的“再工业化”战略。20世纪80年代后,自由贸易的拓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强化,美国加大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对外转移力度,国内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和房地产发展,致使产业“虚拟化、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先进制造业的价值,提出了回归实体经济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振兴计划”,通过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出口促进政策等措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点通过培养市场机制无法创造的条件,推动创新和先进技术产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使得美国很快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在2014年美联储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时,美国复苏趋稳就已得到确认。2014年和2015年美国实际GDP增速分别达到2.6%和2.9%,2011年之后,美国失业率也稳步下降,目前已降至4.4%,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
具体措施如下:
宽松的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扩大政府支出;
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产业振兴计划。
以下为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