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中,专业投资人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聪明,业余投资者也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愚笨,只有当业余投资者一味地盲目听信于专业投责人时,他们在投资上才会变得十分愚蠢。——彼得.林奇
一般人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大量的资源,应该比个人投资者更具有优势。可是彼得.林奇却看好个人投资者,认为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加灵活,更有战胜大盘的可能。个人投资者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时间成本、资金管理和研究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
(1)个人没有相对硬性的规定,可以自由地根据个人自己的判断买卖,不用担心建仓被别人发现以及买卖相对的自由度更大;
(2)个人投资不需要考虑资金被别人赎回的情况,在资金管理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拿出合适的资金投资;
(3)个人投资没有那么大的资金规模,只要分析正确,用钱买卖股票不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可以重仓持有少数几只股票,从而获得集中投资的优势;
(4)个人投资者不存在业绩的压力,对市场交易或买卖没有把握或把握不大的时候完全可以空仓等待,根本没有必要与其他人比较收益率。专业的投资机构则不然,业内互相的直接对比往往会让落后的投资经理背上更大的思想包袱;
(5)在研究方面,个人可以用空闲的时间集中对有限的股票进行研究,面且有很多个人由于具备地域优势或者行业优势,更可以获得比专业的投资机构更加有效的信息,比如个人所在地就是上市公司所在的地方或者是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
彼得.林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劣势主要表现为:
(1)专业投资者是一群乌合之众(彼得.林奇认为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股市上的输家,只是平庸而已,比没有头脑的业余投资者还是会好多了);
(2)专业投资者往往滯后许多年才发现好公司,他们只在上涨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对的;
(3)机构投资的严格检验筛掉了许多大牛股;
(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职场法则使基金经理总是毫不犹豫放弃赚大钱的可能性而选择亏小钱的确定性。这种法则也使得他们趋于选择同行都选的股票,结果就是大家都重仓持有IBM;
(5)机构用选股名单选股,而选股名单必须经过30位委员一致同意。而我们知道根本不存在一部由全体委员共同写成的名著或谱成的名曲:
(6)每季度一次的业绩评比使得基金经理急功近利。给大客户做投资的基金经理尤其受到来自客户的压力和干扰。一般来说基金经理要花近1/4的时间向同事、上司和客户解释自己的投资;
(7)资金规模过大也是基金经理的劣势之一;
(8)专业投资者为了逃避指责,尽量避免认输,例如他们不会以19元的价格重新买回以前11元卖掉的股票。
个人投资获得成功在彼得林奇看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他其至认为如果一个受过严格量化教育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有更大的不利。按照这位投资大师的说法,买股票靠的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