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看股市]复利和价值投资,转变了巴菲特的投资思维
你知道沃伦巴菲特吗?没错,他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亿万富翁。正如很多人所说,成功不能复制,沃伦巴菲特无疑是一个天才,但是他的生活态度更让我敬佩。
股神巴菲特出生那年,正好是一九三零年美国股市崩盘时期。巴菲特一岁时,他的父亲霍华德。霍华德是一名股票推销员,家庭也不富裕,但是他却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用仅有的存款建立起一家投资公司。每到周末,巴菲特就会跟妹妹去父亲公司里玩儿计算器。正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巴菲特第一次看了投资学的书,很快他就将父亲整个书房里的书全都读完了,父亲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他职业上的第一个领路人,而且他跟妹妹说,自己要在三十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
巴菲特理财的开始
那时候巴菲特每周都会有五美分的零花钱,但是他觉得五美分太少了,于是他开始做点小生意。他售卖过报纸、口香糖、可口可乐,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卖报纸,因为他能够规划自己想要的路线,他从小就想要当老板做生意,攒下了这些钱,很快就让巴菲特验证了书本上的复利效应。
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个著名的七二法则,七二法则是指一笔投资不拿回利息,利滚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时间为72除以该投资年均回报率的商数,就可以得到本金加倍所需要的时间。比如你的年回报率是百分之十,那么本金增长一倍只需要七点二年,也就是时间和回报率的适当结合,不让投资取得巨大回报。反之,时间和回报率任何一项的不尽如意也会带来巨大损失。
巴菲特当初所攒下的几美分,也就是这样慢慢发展成集几美元、几十美元、几千万美元甚至更多。巴菲特开始着迷这项数字游戏,他逐渐忘了当初做这个小生意的目的只是为了赚取零花钱,他开始沉浸于这种钱生钱、利滚利的游戏当中。后来他的父亲从商界进入了政界,做到了国会议员,一家人都搬到华盛顿居住了。
然而在华盛顿的那段日子却是巴菲特最痛苦的时候,那时候他的母亲经常头疼,家庭气氛很紧张,他不喜欢上学,成天沉迷于整蛊老师。而且他整蛊老师的办法也十分奇特,他会把老师买的股票卖空掉,以此来给老师增添心理压力。因为谁都知道,这个小孩儿对买卖股票还是有一手的。
然而这个不起眼的数字天才却把这种对数字的敏感归功于自己母亲的基因,因为他的母亲就很擅长数学,跟很多男孩一样,他开始关注女生,可是他却不擅长跟女生打交道,只有阅读和数字游戏能够让他获得成就感。大学毕业后,他被哈佛商学院给拒绝了,事后他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发现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这两位证券界的天才就在哥伦比亚教书,于是他给多德写了一封信。
正巧,而巴菲特所信奉的价值投资正是来源于格雷厄姆的理论。格雷厄姆塑造了巴菲特的职业生涯,并且巴菲特也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完美实践者。格雷厄姆坚信,投资必须仔细研究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果你发现这家公司能赚钱,那你最终也会获得收益。
投资是信仰
出于对价值投资是信奉,巴菲特从此一遍遍翻阅投资手册,寻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它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然后在价格回升至真实价值附近时卖出。他将这种股票比喻成一个要燃尽的雪茄烟头,巴菲特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买入,在那最后一口烟中受益。他觉得赚钱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在球场观察等待最佳的击球位置,十个球里面只需要击中几个就能赚钱。
可是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太强,所以人们投资时就是会遇到太多诱惑,以至于出手频繁过高,这才是投资的真正问题所在。复利和价值投资让巴菲特在早年间就赚取了很多钱,直到他遇到芒格,芒格也是一位价值投资的支持者,但是他却转变了巴菲特的投资态度。原先巴菲特觉得投资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在股票低价时买入高。像是卖出。而芒格则认为,真正的价格在于公司本身,也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下优秀的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加合适的公司。这相当于进一步完善了价值投资。
与其说是教你怎么赚钱,不如说是在教你怎么拥有正确的财富。人一生当然要努力,巴菲特当然足够努力,但请不要忽视每个成功背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