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巴菲特> [巴菲特股市分析]巴菲特时间法则: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

[巴菲特股市分析]巴菲特时间法则: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

2020-11-13 18:04:51  来源:巴菲特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65分钟的时间

[巴菲特股市分析]巴菲特时间法则: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

时间:2020-11-13 18:04:51  来源:巴菲特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巴菲特股市分析]巴菲特时间法则: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

很多人的工作时间正在年复一年地增长,“996”、“007”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一代的工作常态。当时间消逝、精力不再,我们才幡然醒悟:一刻不停的“忙碌”,似乎并没有让我们更成功。

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80/20时间管理法则”:只做20%的优先级任务,就可以达成80%的成果。今天为大家介绍巴菲特时间管理的六大策略,希望可以帮助你节省更多精力,达成最为重要的目标。

当比尔·盖茨(Bill Gates)第一次见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时,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Focus)”。

当我告诉人们,沃伦·巴菲特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时,人们的反应是可以预见的:“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沃伦·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远达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样。”

虽然这种反应可能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但肯定不会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因为事实是:巴菲特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拥有更多的钱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给你更多的空闲时间。

空闲的时间,从不是等待就能出现的。除非退休,否则人们不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相反,空闲时间是一种策略的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

出于对巴菲特独特的策略的好奇,我读了几本关于他的书、他写给股东的大部分年度信件,观看了他几乎所有的采访。

不要搞错了......在巴菲特做出如此轻松的举止背后,是世界上最冷酷无情的优先排序者(以一种好的方式)。

以下是沃伦·巴菲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而采用的六大策略。我邀请你“复制”它们,这样你每天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阅读这些策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策略并不像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典型的组合策略一样,它们并不是随机的。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模式——首要心智模型。

策略一

杀死繁忙的工作

巴菲特从它的日程表上划掉了几乎所有CEO必须完成的任务:

他从不与分析师交谈(据巴菲特估计,一个典型的CEO有20%的时间会花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交谈上)

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他不参加行业活动

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一个纽约市外的地方

他几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样参加任何内部会议

重要的是,这些决定不是偶然发生的。做出这些决定,巴菲特需要不断地抵抗巨大的社会压力。

我们通过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迈克尔·弗林特(Michael Flint)了解巴菲特是如何应对分心和他应该承担的义务的。

巴菲特曾经给弗林特介绍过确定优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希望你现在就能尝试一下,以便真正理解这个信息:

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现在,你就把你的目标写下来。

接下来,他让他选出前5个。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他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在第三步,你会看到巴菲特在排定优先级上面的天才之处。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只会专注于前5个目标,然后间歇性在其余的目标上投入精力。但巴菲特没有。

他建议弗林特:“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巴菲特的策略有几个基本事实:

20%的优先级任务会占据我们结果的80%。巴菲特最优先考虑的5个目标就是25个目标的20%。

那些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所带来的干扰,并不会对我们的时间构成真正的威胁。相反,真正的威胁是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活动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工作,但最终并不能改变现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就是为了预防这些!

答应很容易,真正困难的是对繁忙的工作说不,因为繁忙的工作能让你从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一项而感到满足:履行对别人的义务,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写一封电子邮件。

策略二

与你认为可永远共事的人一起工作

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拉威康特曾说:“如果你无法想象自己能够与某个人共事一生,那么一天也不要与他们共事。”

与巴菲特严格审查自己工作活动的方式类似,他也对与自己合作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首席执行官们合作,这些首席执行官们能取得成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们一起工作几十年。

因此,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他极少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也不会对自己收购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太多的干涉。此外,他很享受与首席执行官们的谈话。

(注意,“信任”这个词,让巴菲特放弃收购许多财务状况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为他不信任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策略三

让事情保持在超级简单的状态

巴菲特已经消除了他公司几乎所有的官僚作风。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公司有近40万名员工,但其实际的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2014年圣诞派对的照片:

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他住在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60年来他一直住在那里),每年个人开销只有10万美元。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我们的公司中,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容易的。事实上,这是常态。

当你获得更多的利润时,雇佣更多的员工是正常的。随着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花的钱越来越多是正常的。

真正强大和独特的是让事情简单化。这需要努力和技巧。这也是巴菲特天才之处的一部分。

这么说很奇怪,当你对比他可能生活的生活方式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大的极简主义者。

策略四

专注于少数高质量的赌注

沃伦·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资。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投资者怎么可能只做这么少的交易?”

Housatonic Partners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The Outsiders)中给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巴菲特相信,集中的投资组合会带来非凡的回报,优秀的投资标的很少出现。

他多次告诉学生,如果他们在职业生涯开始时拿到一张只能打20孔的卡片,代表他们在投资生涯中可以投资的总数量,他们的投资结果会有所改善。

正如他在1993年的年度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我们认为,如果让投资组合更集中的政策能提高投资者对一家企业的思考强度,也提高他在购买该企业之前对其经济特征的满意度,那么这种政策很可能会降低风险。”

简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

“投资的诀窍就是在那里,看着球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们大喊,‘挥棒啊,你这个笨蛋!’,直接忽略它们。”

策略五

专注于长期投资

巴菲特会长期持有他的股票。

据威廉·桑代克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中称,他目前持有的前五大股票期权,持有时间平均超过20年。

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一年。这意味着投资活跃度处于极低水平,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无所事事”。

巴菲特在知识投资方面也运用了类似的概念,这给他带来了长久的回报。在巴菲特唯一的授权传记中,他的传记作者评论了她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东西:

你所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能够积累的知识,这样知识就可以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因此,与其学习一些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东西。

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 ,不如选择那些能让你在10年或20年后变得更聪明的东西。

我现在一直在受益于这个教训。

并非只有巴菲特一个人在考虑进行长期投资。

全球最大的加速器YCombinator的总裁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称,长期思维是“市场上仅存的几个套利机会之一”。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用七年的时间来衡量一个新项目能否成功,而其他大多数上市公司则只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衡量。

策略六

避免追赶科技潮流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会一直追求掌握最新的技术,以保持处于时代前沿。

有趣的是,事实恰恰相反。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他办公室里从来没有电脑;

2. 他从来没有用过股票行情收报机;

3. 他没有智能手机……

这些独特的选择反映了巴菲特的一些特点:

巴菲特非常清楚他需要了解哪些数据才能进行投资。他对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信心,他不愿意去做那些受大众欢迎的事情。

他主动从环境中排除潜在的干扰,而不是依靠意志力。

策略七

如何应用巴菲特核心的心智模型?

现在,你明白了吧?沃伦·巴菲特拥有自由阅读和思考时间并非偶然,他的人生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这些都不是随机的策略......它们都来自于一个重要的心智模型:80/20法则。事实上,20%的努力会带来我们生活中许多领域80%的结果。

在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人际关系、投资、技术、确定优先事项,巴菲特都是无情地优先处理少数重要事项并舍弃其他一切的大师。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将80/20法则始终如一且巧妙地运用到你的生活中。

虽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在理论层面上非常有用。但我也发现,在运用到实践层面上是有所欠缺的。它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可能会使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计划偏离轨道。

例如,仅仅简单地把某些事情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列表上是不够的。根据我的经验,避开这些任务需要工作和技巧。

此外,确定优先次序需要时间,这意味着你需要把它变成一个新的习惯,而养成一致的习惯需要努力工作和技巧。

所以,下面是我使用的13步调整过程,这样你就可以用80/20法则对你的时间表进行优先排序了。

1. 确定你的真实价值观

当你在没有清晰价值观的情况下进行优先排序时,你的目标通常会感到空虚。没有了自己的北极星,你设定的目标往往是你以前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的结果。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2. 确定你真正的目标

如果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你的日常优先事项,就会被那些能让你感觉良好的短期回报的紧急任务淹没。有明确的基于价值观的目标,可以让你专注于短期和长期的事情。

3. 留出时间进行优先排序

我建议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几块时间:每天15分钟,每周1小时,每个季度3小时,每年1天。

4. 列出你必须做的每件事

把它从你的头脑中拿出来写在纸上,是一种宣泄,它为你剩下的步骤提供了素材。

5. 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圈出最重要的20%的优先事项,这样可以得到80%的结果。

这就是你把小麦和谷壳分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这样才能推动事情的发展。

6. 像练习其他技能一样练习80/20法则

运用80/20法则并不仅仅意味着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继续前进。优先排序是一种技能。

通过学习和使用不同的心智模型,比如瓶颈分析、ICE 方法或关键路径方法,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优先事项。

每次你设定优先事项的时候,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练习如何更好地确定优先事项。

7. 确定一个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80/20法则是遵循分形法则的。也就是说每个80/20里面还有另一个80/20。

所以,如果你把25个优先事项的清单缩小到5个优先事项,你就可以再次运用80/20规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优先事项上,这个优先事项给了你这5个优先事项80%的结果。

8. 先做你的“一件事”

当我们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干扰。这使得它成为完美的时间去处理最困难,最重要的活动。

如果你把一件事留到当天晚些时候做,那么它很可能不会在当天完成了。

9. 基于你的“一件事”设度量指标

大脑喜欢度量标准,尤其是公共的度量标准。这就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如此有效地训练我们,让我们不断地使自己的关注者、赞和评论最大化。

当这些虚荣心指标上升时,我们感觉自己正在取得进展,正在做重要的工作。

但是,归根结底,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利润。如果你经营一家非营利组织,更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如果你想减少孤独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你和亲密的朋友之间的高质量互动。

当我花时间去确定一些真正重要的指标,然后真诚地关注它们时,我的业务在一夜之间改变了。

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和潜意识地考虑最大化这些重要的指标,而不是那些虚荣的指标。

10. “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清单

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

11. 事前检查

为你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做一个事前检查。

关键在于:现实生活中,不去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的某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自律。如果你不深思熟虑,你很可能会养成旧习惯。

为了确保这种情况发生,我建议进行事前检查。通过事前检查,你可以想象你的一天,然后问问自己,“让自己陷入旧习惯、分心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在潜在的干扰发生之前意识到它们,我们能极大地增加避免它们的可能性。

12. 练习说“不”

就像应用80/20法则是一种技能一样,说“不”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识别我们应该说“不”但没能说的领域,然后针对每种情况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3. 接受问责和辅导

根据我的经验,我经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们要求我直面自己的恐惧和自我毁灭的信念。

因此,当我每天和每周与他人分享我的优先事项时,当其他人强迫我对自己严格诚实,并给予反馈时,我的工作效率总是会更高。

问责帮助我踩下油门,辅导帮助我把另一只脚从刹车上移开。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绝对关键的。如果错过了其中的一个,你选择和坚持正确优先事项的能力就会直线下降。

结语

充分享受专注

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因此,更加努力地“忙碌”让我们走不了多远。

专注是20%的技能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给我们带来了80%的成果。它允许我们在一年内完成其他人可能需要十年的事情。

此外,通过专注于工作中的几件重要事情,我们可以在个人生活中获得时间来保持健康,并与爱人共度时光。

但是请记住:为了充分享受专注的好处,我们需要把它视为需要多年实践才能发展的困难技能。

专注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它需要巨大的情感和认知资源来持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吹捧专注的力量,但很少有人真正专注。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