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变革带来更多的是社会进步,造福的是大众而非股东,大量投资带给投资者的很可能是陷阱而非馅饼。2000年的互联网热潮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社会运作成本,但当年能真正从中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者却是极少数,留给投资者更多的是大幅亏损的伤痛。
新能源毫无疑问是最近几年乃至未来数年最热门的行业,然而新能源行业大部分细分行业现在仍然处于画饼阶段,即使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也不可避免地将重复所有新兴科技行业的发展历程。新能源泡沫很可能是互联网泡沫的翻版,最终真正的成功者寥若星辰,少数伟大企业诞生背后的大部分企业一开始就只能注定是牺牲者,失败者将会是投资者的噩梦。投暨者却难以抵挡概念炒作一夜暴富的诱感而深陷其中,新能源行业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成为投机者的天堂,但大部分人将在获取阶段性暴利带来的快感后,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然极少数独具慧眼的投资者也许能从中找到下一个微软,下一个思科。
新能源的行业特性与当年的IT及互联网业很类似,面对的似乎是无限的市场空间,新技术层出不穷,行业面临爆发性的增长。同时竞争异常激烈,新进入者多如牛毛,很多细分子行业可能瞬间被替代而消失。从技术开发、产业化,到需求的真正出现再达到高峰需经历漫长的时间,然而企业能获取超额利润的时间却很短,产业环境、技术、竞争对手等诸多易变因素使得判断最终胜者难于登天,机会后面更多的是风险,下注跟赌博相差无几。美好的前景让热门行业常常在真正需求尚未出现前已经形成投资泡沫,比IT、互联网业更糟糕的是,新能源产业的研发费用和硬件投入更加巨大,这种投入在远没有看见盈利前景的情况下就必须进行。很多企业在产品技术不成熟,或者主流发展方向尚未明确时就大量盲目投资,大部分的投资注定回报微薄甚至打水漂。
前有多晶硅泡沫,后有“锂”泡沫,相信未来新能源领域还将出现很多的阶段性泡沫。最近两年,“锂”概念从矿资源到电池再到电动汽车及下游相关产业,整个产业链无论是产业投资还是股价都进入了疯狂的阶段。锂资源概念股成飞集成短短几个月上涨4倍,成百上千的企业一窝蜂投资鋰电池,专家预测全球汽车用锂电池产业到2015年产能至少是实际需求的两倍,到2017年汽车电池行业将坍塌,只有6到8家生产商能够存活,泡沫破灭后将付出惨重代价。
国内各大汽车巨头也纷纷投入巨资到电动汽车领域,到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将增至1000亿元。某著名财经专家撰文对此嗤之以鼻:“等着瞧吧,电动汽车不过是一个浪费纳税人无数血汗钱的概念。每当汽车业陷入困境,总会拿新产品说事,这就是汽车业得以吸吮资金活下来的方式。”可以想象现阶段被热捧的锂电概念未来竞争的惨烈和企业获取利润的艰难。
新能源行业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使其难以成为普通投资者的良好标的,也许只有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技术专家,进行投资才有几许的胜算,而投资新能源行业选择杰出的领导者也许比选择企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