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集中投资的前提是长期持有
如果投资者把大量资产投入单一的股票,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投资者的收益可能与大盘一起大幅波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投资者宁愿选择一个庞大的投资组合而不是个别优秀的股票集中投资。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其秘诀就是:长期持有。
(1)长期持股能看淡短期波动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必须是长期投资。最适合的集中投资期限就是:永远。通过长期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忽略股价短期暴涨暴跌的影响。长期投资的观点使巴菲特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短期波动行情。
1999年,当市场上的网络股股价疯涨时,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未来20年间美国股市的平均收益率大概只有7%左右。并且他还提醒投资者不要被短期的暴涨冲昏头脑。几个月后网络股泡沫破灭。当市场上多数投资者都陷入绝望时,巴非特又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醒大家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回报率一定会与经济发展速度相联系。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重视短期波动。
(2)长期投资可以克服任何波动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 Jeremy J. Siegl)曾经研究过美国股市在1802年到1997年近200年中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股市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可以保持在7%左右。虽然有些年度的投资收益会偏离7%,但是只要投资者能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就一定能获得十分稳定的收益。
根据这份研究,投资者只要坚持长期投资,即使不用坚持200年那么久也能获得稳定的高额同报。研究表明,从1802年到1870年的70年间,美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7.0%;从1871年到1925年的50年间,美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66%;从1926年到197年的70年间,美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72%。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常时期,美国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仍然高达7.5%。
但如果投资者从事短线操作,运气就很重要了。因为从短期来看,股市波动非常剧烈。在近200年时间里,其中在90%的时间内美国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在-22%~33%之间的大范围内波动。当整个市场的年跌幅达到22%时,投资者要想获得高额回报绝对是十分困难的
(3)长期重仓持股的合理性
有些投资者认为长期重仓持有一只股票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这会导致投资组合的风险过大。当一只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过大时,这些投资者会想办法将其卖出。
巴菲特对此观点嗤之以鼻。他认为:只要公司还能取得优秀的经营业绩,而且管理层也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家公司就永远值得持有。“冷静持有是最聪明的策略。我们不会由于政府的新政策或者分析师的新观点而卖出优秀公司的股票。我相信多数经理人也不会如此。我们已经拥有了最优秀公司的股票。这是很多人渴望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这种状态呢?”
巴菲特曾经做过一个比喻:持有一个优秀的股票组合就相当于投资者持有几位杰出的大学篮球明星未来收益股权的20%。他们当中肯定会有人未来会成为NBA的明星。而未来从他们身上赚取的收益将会占到投资者收益的大部分。此时绝对不会有人因为这笔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例过大而将这些未来的明星卖出。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公牛队占有全世界最好的球员迈克尔·乔丹。那你猜公牛队会因为乔丹对球队太过重要而将他卖出吗?在巴菲特看来,那些优秀的股票对整个投资组合的作用就像是乔丹对公牛队起到的作用一样。这些股票占整个投资组合的绝大部分正是因为它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它们的价格可能在短期内会下跌,这就像乔丹可能会受伤样。但它们长期对整个组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投资者并不能因为短期的波动就频繁地买卖交易。这绝对是不理智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仓买入,然后长期持有。而且未来只要价钱合适还可以继续加仓。
(4)投资要像树懒一样
巴菲特曾经自比为“树懒”般行为迟缓的投资者。他在1990年时说,当年伯克希尔拥有六只重仓股,其中有五只的持仓状况全年都没有丝毫改变。唯一一只有交易的股票是富国银行。伯克希尔对这只股票的持仓比例调高到10%。这是美国联邦委员会允许的最高持股比例。其中1/6是1989年买入的其余都是1990年买入的。
1995年,同样的话再次出现在巴菲特的信中: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六只重仓股中,有五只的持仓情况全年都没有丝毫改变。这次唯一有变动的股票是美国运通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了10%。
与大家熟知的那些思维活跃、行动敏捷的投资者相比,巴菲特这种每年只调整一只股票的“树懒”绝对算是异类。但股票市场上获利的永远是少数人。事实证明,“树懒”们恰恰是股市上最挣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