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我花得少。
(2)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我的最大长处是:“我很理性,许多人有更高的智商,许多人工作更长的时间,但是我能理性地处理事物。你们必须能控制自己,别让你的感情影响你的思维。”
(3)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4)归根结底,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远胜于其他一切。
(5)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6)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7)尽可能多地阅读,我10岁的时候就把在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我19岁时读了一本书,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投资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我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
(8)要量力而行。你要发现你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每当偶尔的机会降临,即你的这种优势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9)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股神”不是“神”
在财经界有这样一句名言:“说说巴菲特,只需要一小时;解释巴菲特,则需要一本书;实践巴菲特,却需要整整一生。”只要步入股市,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被人们奉若神明的“股神”巴菲特。大家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都希望从巴菲特的身上发现股市投资的“成功宝典”,都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巴菲特。
中国出现了不少巴菲特式的人,他们的投资尽可能地复制巴菲特的理论,知林园、但斌等,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巴菲特式的概念股,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张裕等,但都不是很如意,在2008年,林园与但斌都饱受非议,亏损比较大。能否遵照一种模式来取得成功?显然,光有模式是不够的,这涉及“术”与“道”的问题。巴菲特领悟了格雷厄姆与费雪的“道”,并活学活用在自己的投资过程中,“术”是可变的,“道”才是原则。
现在的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往往简化为金钱这一个指标,这导致人的追求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许多人进入股市,研究和学习巴菲特就是为了能够在股市上更好地赚取金钱。但是有了金钱后,如何处理金钱呢?许多人就迷茫了,是追求更多的钱,还是把这笔钱花出去,他不知所措。巴菲特是怎么样的呢?他曾经说:“我追求的并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创造财富所带来的成就和满足。”
可见,巴菲特看着财富的累积是一种乐趣,他玩钱就和年轻人玩游戏一样,在里面可以感受到人生的乐趣。跟巴菲特学做投资也是一样,我们学习的不是巴菲特赚钱的“术”,而是巴菲特通过赚钱的“道”。其实任何的投资技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资本运作方式的变迁而消失,只有把握背后真正的原则和发展规律才能获得永恒的成功。巴菲特投资的一生,就是不断克服自身人性弱点,不断利用他人人性弱点而获得满意收益的一生。就如同他本人说的那样:“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你是买一种5年或10年都能够升值的东西……很多人都希望很快发财致富,其实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让我们一起学习巴菲特,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