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及一点股票回购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对股票回购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股票回购市场受到热捧,有时还能起力挽狂澜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其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归纳有以下四点:
对于企业来说,其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目的:上市公司为了防止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兼并与收购。
现在我们就以美国为例,80年代后期,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对并购的盛行之风很是敌视,大部分上市公司于是大举进军股市,通过股票回购方式回购了本公司股票,从而稳住自己的控制权。最为典型的就是1985年菲利普石油公司花81亿美元回购了公司8100万股的股票;埃克森石油公司也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别动用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同样的情况也在日本上演,在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公司为了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资本吞并,企业界于是发动了著名的“稳定股东工作”,也就是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职工持股制是指企业对职工购买、持有本企业股票给予某种优惠或经济援助,奖励职工持股的制度;管理人员认股制度是指企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优惠认购本企业股票权利的制度,其初衷就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确保企业的优秀人才。其中,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回购本公司股票,是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维持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因此,进入80年代,在欧美国家修改《公司法》的同时,日本亦相应修改了《公司法》,相应放宽了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的相关限制。
第二目的: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即给股东以比较高的回报)和公司股票价格,以减少经营压力。
根据记录资料,美国联合电信器材公司1975年到1986年期间,都在采用股票回购现金红利政策,这一政策帮助公司股票价格从每股4美元上涨到每股35.5美元。巧合的是,在80年代中期,日本的许多企业亦步入成熟期,按照企业发展理论,一个企业一旦步入成熟期,片面追求增加设备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就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相反剩余资金的高效率运作才是企业重视的焦点,这时摆在日本企业面前的就是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剩余资金。恰巧,美国的HBO&CO,公司利用剩余资金回购了26%的发行在外的股票,而且市场反响不错,受此启发,许多日本上市公司开始选择利用剩余资金回购本公司股票。
同样,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快速增长时期的IBM公司,70年代中期出现大量的现金盈余,1976年末现金盈余达到61亿美元,1977年末为54亿美元。高额现金盈余却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于是IBM公司在增加现金红利(1978年的红利支付率为54%,而五六十年代红利支付率仅为1%至2%)的同时,于1977年和1978年共斥资14亿美元用来回购本公司股票。据统计,1985年到1989年期间,IBM公司光用来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资金就达到56.6亿美元,一共回购4700万股自己公司的股票,使得平均红利支付率为56%。
第三目的:上市公司为了提振股市,发挥股票回购力挽狂澜的作用。
1987年10月19日的纽约股票市场发生了股价暴跌,股市处于动荡之中,市场信心受到重挫。那时,美国许多上市公司选择回购本公司股票,试图稳定和提高本公司股票价格,防止因股价暴跌而出现的经营危机。根据数据统计。当时在两周之内将近有650家公司发布了大量回购本公司股票计划,其最重要的动机就是抑制股价暴跌,刺激股价回升,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第四目的: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通过大规模借债用于回购股票或支付特殊红利,迅速和显著提高长期负债比例和财务杠杆,从而达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一般来说,重新资本化往往发生在那些竞争地位相当强,经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但长期负债比例过低的公司。原因是,这些公司往往具有可观的未充分使用的债务融资能力储备,按照资产预期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入的风险与资本结构匹配的融资决策准则、通过提高财务杠杆的方式,可以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总体资本成本,增加了公司的价值,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这样做还有助于防止敌意并购袭击(参看第一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