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价值投资,不能不提股神巴菲特。他在致股东的信里说过很多次价值投资,几个字概括就是:好公司、好模式、好价格。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找到一家护城河很深的公司;以留够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不理会短期的市场波动,而是长期持有,分享公司的盈利。总结巴菲特的经历发现,其实价值投资的秘密和牛逼之处并不在于高回报,而在于长期、稳定。
巴菲特过去50多年投资的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看上去不是那么惊人,翻一翻他在过去50多年里的收益率,仅有一年超过了50% ,和我们常在股市里听到的一年翻倍、甚至三倍五倍的神话根本没法比。但那些牛市里暴赚的“股神”, 今年赚、明年亏,长时间看下来也没留下多少。而巴菲特的厉害之处在于,持久稳健的高收益。
国内有一位著名的投资人李剑也是巴菲特的信徒,他在12年前做过一个假设: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 ,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
有人说“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不好找,的确需要承认,这个事情虽然不是那么那么的难,但对小白来说,也确实有一点]槛。
但如果我们降低一点收益预期 ,比如降到10%左右,那么可以放弃挑选公司这一环,选择巴菲特在公开场合唯一推荐过的投资品种一指数基金 ,并学习他长期投资的方法,同时用定投摊低成本,也可以获得确定性高、风险低的回报。
以反映沪深两市大盘股走势的沪深300指数为例。跟踪这个指数的博时沪深300指数基金,自2003年8月成立至今,总共涨了289.6% ,折合年化收益率约9.8%。这是所有人都能把握的一个稳赚的投资机会。
如果你是一个月薪10000的上班族,每月固定拿出工资的20% ,也就是2000块来定投指数基金,从23岁刚才加工作-直坚持到63岁退休,这40年时间,能积累多少财富?
如果你按年化10%收益计算, 40年后,能拿回1275万!财务自由没啥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算上通货膨胀,这些钱40年后也不值钱,但别忘了,你的工资也是会上涨的,拿去投资的20%也同样会上涨,并且上涨速度超过通胀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这个公式里,通货膨胀是可以抵消的。
如果保守一些,以7%的复利计算,那么40年后的资产也能达到528万。
如果你在定投之外,还有其他财技,平均年化收益可达15% ,那么40年的时间发酵,最后所得是6280万!
其实定投指数基金的思路,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一脉相承,只是操作门槛更低,几乎放弃了择股和择时。
它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克制自以为是的聪明,放弃与市场的博弈,转而从长计议,视投资为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常常尊称巴菲特为“智者”。在我看来,这个“智”的意思,并不是智力,因为即便对小白来说,价值投资,也没什么智力门槛。
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交了许多学费之后,兜兜转转,回到了价值投资的路上,而且轻松获得了财务自由。
有位朋友是20年的老股民,他认为对普通人来说,只要掌握价值投资1%的智慧,这辈 子就不用太为“钱” 的事情发愁。这位国企 上班的朋友,过去6年躺赚1000万。
但让他纳闷的是,他向朋友安利“价值投资”的理念时,屡屡碰壁。
因为这里头真正的难点在于,绝大多数人无法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点。
第一,无法坚持。因为短期看,定投的收益好像没那么高。尤其在中国的当下,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气息。
第二,高估自己。市场总会波动,于是人们总觉得眼前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想去博一把。有一次和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聊天,他普经调侃,市场上只有1%的人懂投资,但99%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懂,于是被割了韭菜。
再回过头来看,巴菲特的“智”在于“智慧”。价值投资中的“长期、稳定”这四个字看似很简单,却极少有人做到。因为人性天生都是短视和自大的。
所以价值投资这个东西,知识和技巧是一方面,说到最后都是观念与人性,能够在反人性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价值投资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