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投资,再调查
巴菲特在完成整个评估过程之前不会投出一毛钱。索罗斯则常常采用一种截然相反的策略:“先投资,再调查。”
这看起来似乎很疯狂。但它部分是个性问题。
例如,我在投资的时候遵循的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方式。但在实际购买我正考虑购买的股票之前,我就是没有那种投入的感觉。只有在真的下注之后,我才会认真起来。
其次,索罗斯是一个试图“解读市场大脑”的交易者。所以,实际人市有时候正是调查的部分。
索罗斯说:“我想买3亿美元的债券,所以我得先卖掉5000万美元的债券。”
你想买3亿美元的債券?”马克斯(索罗斯的学生之一)提醒索罗斯。
“是的,”索罗斯回答说,“但我想先看看市场的反应"。
如果证券很容易卖掉,你就会知道市场中有很多买家。但如果它们很难卖掉,或者只能降价出售,市场是在告诉你能把价格推高的购买力不存在。
一个正考虑是否该往货架.上添加一种新产品的店主可能会遵循同样的程序。在购入大量存货之前,他会通过供应少量的这种产品来检验市场。只有在这批货很受欢迎的情况下,他才会大量订货。
涨的时候多买,还是跌的时候多买
如果可口可乐的股票在巴菲特开始购买后下跌了,巴菲特会怎么做?如果他认为5.22美元是个划算的价格,那么3.75美元的价格显然更加划算,因此他可能进一步大量买入。
索罗斯的方法恰恰相反。如果他购入的某种资产的价格下跌了,市场是在告诉他他错了,因此他会撒退。如果价格上涨,他会买入更多,因为市场证实了他的假设。
这两种策略尽管截然相反,但与巴菲特和索罗斯各自的个性化投资系统是完美相符的。
巴菲特的目标是以低于企业真实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高质量的企业。由于股价对企业价值没有任何影响,根据巴菲特所说,股价的下跌仅仅意味着他能得到更大的价格折扣,更大的“安全余地”。
索罗斯的目标是从“市场先生”的情绪变化中盈利。他的购买策略是先用少量资本检验他的假设。下一步行动取决于“市场先生”是否会证实他的假设。如果他认为这笔投资只是时机问题,他可能会再次检验。
索罗斯和巴菲特的购买策略与他们的独特投资哲学是统一的一就像他们对杠杆的使用一样。;
杠杆中的“火箭燃料”
索罗斯和巴菲特的成功都离不开杠杆的威力。但正如你可能预料到的,两人使用杠杆的方式是不同的。
索罗斯以两种方式使用杠杆。他会借钱投资,会使用像期货和远期合约这样的杠杆投资工具。但实际上,他对杠杆的使用是相当保守的,很少超过1美元债务对1美元净资产的标准比率。如果你在购买住宅时遵循这种策略,你的首付比例将是50%。
相比之下,巴菲特对杠杆的使用与他的任何特定投资行动都没有关系。他会时不时地借款,但前提是利率非常低。在借款的时候,他可能还没有看到任何投资机会。他只是在为机会出现的那一天储存更多的资金。
但他最具革新性的使用杠杆的方式是保险“融资”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巴菲特执掌帅印后的第一次收购行动就是在1967年买下了国民保险公司。再加上1999年收购的通用再保险公司,现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被保险业统治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巴菲特有多么喜欢“融资”。
一家保险公司会在今天收取保费,承诺明天(或10年后)支付赔偿金。在赔偿金支付之前,它就是巴菲特的投资资金。在2002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412亿美元的保费储备,或:者说“融资"。
由于巴菲特以保守的方式经营着他的保险公司,在大多数年份里,保险公司的保费收人都超过了赔偿金支出和企业运营成本的总和。总的来看,这种融资方式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说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伯克希尔公司不仅不用付给别人利息,实际上还凭从保险顾客那里“借钱”获得了利息,因为这些借款让巴菲特拥有了更多的投资资金。
就像投资大师个性化投资系统的其他所有方面一样,他们使用投资杠杆的方式(如果他们使用的话)与其投资哲学相符。巴菲特喜欢便宜货,而索罗斯希望灵活一些一能在刹那间进入或退出。
重要的不是他们如何使用杠杆,甚至也不是他们是否使用杠杆,而是他们]都有事先确定的杠杆使用规则。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个完整投资系统的所有要素,每一个要素都与投资者的哲学和个性联系在一起。
索罗斯击退英格兰银行和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这两件事表明,两人都相信对一个好投资对象的恰当投资额就是你的所有可用资金。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他们都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