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我们几乎一直在讨论体现竞争优势的种种标志,即企业创造经济护城河的结构性特征。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寻找拥有护城河的企业,等着以合理价位进行市场交易,然后再永久锁定这些聚宝盆,凭借它们的竞争优势让财富滚滚而来,那么投资也就太简单了。但遗憾的是,现实的世界并非一成不变,这就让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即使是最高明的分析,也会在无法预测的变化面前显得毫无意义。10年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做-.名专业人士,就几乎相当于拿到了一本印刷钞票的许可证。但时至今日,他们能操纵的却只有泛滥成灾的泡沫。30年前,宝丽来(Polaroid)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拍摄照片的方式,但是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出现,他们的唯一归宿,恐怕就是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挣扎之后寿终正寝。长途电话和报纸一直是最可靠、最赚钱的业务,但是到了现在,他们却不得不为了生计而苦苦抗争。这样的业务不计其数。
所有这些业务都曾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现实的变化,决定了它们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变化也有可能带来机遇,但也会严重侵蚀曾经强大无比的经济护城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必须注意被投资企业的竞争态势,紧盯护城河遭到侵蚀的种种迹象。
假如你能尽早发觉竞争优势出现衰退的信号,那么你就可以明显提高通过成功投资实现的收益,或是减少失败投资带来的损失。
这种危险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靠销售技术的企业,比如生产软件、半导体和网络硬件的企业,随时都冒着在激烈竞争中丧失原有优势的风险。当然,对大多数出售高科技产品的公司来说,需要为建立持久性竞争优势而经历艰难跋涉。但在技术上被竞争对手所替代,同样是大多数企业不得不直面的现实,因为技术性企业的成功,几乎完全依赖他们是否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新产品,这个新产品是否更好、更便宜。因此,一旦新产品上市,企业便会眼看着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数月内消失殆尽,这样的风险随时都会出现。正如一位研究竞争优势的学者所说的:“长期看来,一切将会变得平淡无奇。”
在极个别情况下,如果一种产品能让所有竞争对手俯首称臣,那么生产它的公司也许可以凭借它的成功而自力更生,日益强大,进而成为真正的业内标准。动态研究数据公司(ResearchinMotion)、红极一时的黑莓手机邮件系统供应商也许就是绝佳的示例。但对那些没有标准制定能力的技术销售型企业,更常见的结局,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淡忘(比如Palm手机),或是在苦苦挣扎了若千年之后,被更大的企业所鲸吞,而股东则在一片凄风苦雨中黯然离去。
第二,技术落伍对非技术型企业的影响,是一种更无法预料、同时也是更严重的威胁,因为在技术变化危及他们的生存前,这些企业会给人竞争优势无与伦比的感觉。身处第一位的企业曾经拥有的竞争优势被破坏是一回事,而被视为永不枯竭的印钞机般的业务被市场抛弃,显然是另一回事了。
技术落伍的例子比比皆是。想想柯达对美国胶卷市场长达几十年的统治,为他们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而时至今日,在数字技术一统天下的世界里,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2002-2007年的5年时间里,他们的累计营业利润只有8亿美元,比前5年锐减了85%。柯达能否在数字摄影方面谋得立足之地还不得而知,不过,和柯达以前所涉足的胶卷、纸张和化学品等发展缓慢,但获利颇高的业务相比,产品周期较短的消费电子业务注定会更艰难。
报业曾经是最赚钱的业务,凭借对本地新闻、广告以及各种专栏的垄断,现金便会稳稳地流进他们的腰包。但这样的好日子只能留在记忆中了――互联网给它们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而且无法挽回。尽管报纸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也不能复制以往的辉煌。
互联网更是义无反顾地扼杀了长途电话业务――这也是另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业务。几十年以来,电话公司就像一部印钞机,因为他们垄断了个人和企业实现远距离沟通的业务。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实现电话联系,这就让曾经不可一世的电话运营商,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结构性经济
危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个免费软件,任何人都可以按每分钟几分钱的价格打电话,于是对这些长途电话运营商来说,曾经牢不可破的现金来源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妨问问任何一位时尚前卫的音乐制作人,互联网给音乐行业带来了什么。他们的回答恐怕只有一个字:苦。
最后一个例子,当然也是离投资者最近、同时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例子:股票交易所,尤其是交易商和专业投资人在过去几十年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末,纳斯达克成为股票交易市场上最成功的竞争者,它向人们展示出全电子交易所将以更低廉的成本取代叫价式交易所,于是,潘多拉之盒被打开了。不断膨胀的纳斯达克市场交易量,再加上通讯和计算成本的不断下降,催生了群岛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Exchange,筒称ArchEx,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收购。――译者注)的诞生。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避开叫价式交易商和专业投资人,他们的处境也就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买卖价差的日趋缩小,又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盈利。
这种能对整个行业的运营带来结构性破坏的技术变革非常罕见,但那些未能及时认清这种变化的投资者,显然要经历一番痛苦。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技术变革对技术创造型企业护城河的破环性,甚至比对技术销售型企业的破坏性还要严重,尽管技术创造型企业的投资者也许不认为自己持有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