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投资活动中,不要将每股盈余作为是否投资的指标,而要重视股东权益收益率、保留盈余等数据,最好再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多了解一些有关公司的运营状况的新闻。
1979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我们不认为应该对每股盈余给予关注,因为虽然1979年我们可运用的资金又增加了不少,但运营的业绩反而不如前一年。所以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经营好坏的主要依据,取决于其股东权益回报率,而非每股盈余的成长与否。
巴菲特用来评估经营效益的财务手段,都是以典型的巴菲特原理为基础的。巴非特的财务准则与大多数投资者的不同,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分析的,这也是他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他不看重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而更看重四五年的平均业绩。因为他觉得企业创造效益的时间,通常不太可能与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正好吻合巴菲特一直遵循以下几个财务准则来评估企业价值。
1,重视股东权益回报率,而不是每股收益
很多股票分析师都喜欢通过分析每股盈余来评估企业年度业绩他们觉得如果今年的每股收益比去年增长了一定的百分比,那么企业今年的经营业绩就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而巴菲特认为,每股收益就像一个烟幕弹。他认为对公司经营业绩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在没有不合理的财务杠杆和会计操纵下取得较高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让我们预估企业把盈余再投资的成效
。巴菲特认为,成熟的企业都有机会把盈余的大部分以高回报率再投资 这样虽然本年度每股收益减少了,但是真正的回报率上升了。例如股东权益回报率20%的企业,不但可以提供高于一般股票或债券一。倍的收益,也可以经由再投资,让我们有机会得到源源不断的20%的报酬 巴菲特的大部分投资,都具备这一财务特点。美国运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是23%,吉列超过35%,可口可乐更高达55%,这些公司的回报率仍在持续上升。
2,重视股东收益而非现金流量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明白,会计上的每股盈余都只是评估企业经济价值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巴菲特曾经说过,并不是所有的盈余都代表相同的意义 例如那些必须依赖高资产才能实现获利的企业,必须向通货膨胀付出代价,所以它们的盈余通常都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因此,会计盈余只有分析师估计现金流量的时候才会用到。
而现金流量也不是度量价值的完美工具,现金流量只适合于用来衡量那些最初需投入大量资金,随后只有小幅支出的企业。像制造业需要不断地支出资金,就不太适合用现金流量来评估。在巴菲特看来,真正的股东盈余没有精确的计算方法,它是指企业的净所得加上折旧、耗损、分期偿还的费用,减去资本支出以及其他额外所需的营运资本 我们只能粗略估计股东盈余。
尽管如此,巴菲特还是觉得宁愿对的迷迷糊糊,也不要错的明明白白。
3,重视运营成本
在巴菲特的投资经验里,运营成本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他很讨厌那些不断增加支出的经营管理者。每当一些公司宣布要进行大量开支削减时,巴菲特总是很无奈的叹息,觉得这些公司还是不明白运营成本对股东的意义.
他觉得真正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像每天呼吸一样随时削减运营成本当卡尔·理查德在1983年接手富国银行时,富国银行正处于管理混乱的时候,但是卡尔·理查德的富国银行作为个实力很强的公司,能从银行的管理混乱状态中崛起,他有决心带领银行走出混乱的局面。他认为一家银行要成为卓越的关键不在于时髦的新战略,而在于必须清除100多年来管理不严、成本过高的旧传统.
4,保留盈余转化率
巴菲特曾经说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的工作就是,挑选出那些有潜力的公司,它们的每一美元保留盈余,都能转化成至少一美元的市值。
“巴菲特觉得,保留盈余就像股价一样,短期波动不随企业价值波动,但长期变化轨迹和企业的实际价值基本吻合如果企业不能将保留盈余做有效地运用,那么长期下来企业的股票必然在股市中无法有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样,如果企业能够运用保留盈余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回报,那么这种成功也会反映在股市上。推动股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