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在通常的投资咨询会上,经济学家们会作出对宏观经济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咨询活动。在他看来,那样做是毫无道理的。并且,假设艾伦·格林斯潘和罗伯特·鲁宾两位重量级人物,一个在他左边,一个在他右边,悄悄告诉他未来12个月他们的每一步举措。他也是无动于衷的,而且也不会影响到他购买公务飞机公司或者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票,或者他做的任何事情。
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是,巴菲特从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经济形势,也从不担心股票价格的涨跌。他告诫投资者:“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什么经济形势,去看每日股票的涨跌,你花的时间越多;你就越容易陷入思维的混乱并难以自拔。”
在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就有学生要求巴菲特谈谈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利率以及将来的走向,巴菲特直截了当地回答:“我不关心宏观的经济形势。”巴菲特认为:在投资领域,你最希望做到的应该是搞清楚那些重要的,并且是可以搞懂的东西。对那些既不重要,又难以搞懂的东西。你忘了它们就对了。你所讲的,可能是重要的,但是难以拎清。
巴菲特认为人们无需徒劳无功地花费时间担心股票市场的价格,同样的,他们也无需担心经济形势。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讨论或思考经济是否稳定地增长,或是否正走向萧条,利率是否会上扬或下跌,是否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慢点!让你自己喘一口气。巴菲特原本就认为经济有通货膨胀的倾向,除此之外,他并不浪费时间或精力去分析经济形势。
一般说来,投资人都习惯于以一个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然后在这完美的设计里巧妙地选择股票来配合它。巴非特认为这个想法是愚蠢的。
首先,没有人能够真正具备准确预测经济形势和股票市场的能力。其次,如果投资者选择的股票会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里获益,投资者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变动与投机。不管投资者是否能正确预知经济形势。其投资组合都将视下一波经济景气如何而决定其报酬。
巴菲特比较喜欢购买那种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有机会获益的企业股票。当然,整个经济力量可以影响毛利率,但就整体而言,不管经济是否景气,巴菲特的股票都会得到不错的收益。选择并拥有有能力在任何经济环境中获利的企业,时间将被更聪明地运用;而不定期地短期持有股票,只有在正确预测经济景气时,才会获利。
一般来说,经济形势和股票市场的形势不一定同步,有时候甚至是反向的。有时候经济形势很好,而市场却很萧条;而当经济依然萧条的时候,股票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好行情 比如,大萧条时期, 1932年7月8日道琼斯指数跌至历史的最低点41点,直到弗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3月上任前,经济状况依然持续恶化,不过当时股市却涨了30%.再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情况很糟。1942年4月股市再次跌至谷底,这时离盟军扭转战局还很远。再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通货膨胀加剧、经济急速下滑,但却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
巴非特提醒投资者在投资时要谨慎,不能轻率地进行投资,不能只做股市中的投票机。拿可口可乐与吉列公司的股票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可口可乐与吉列每股的获利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8%和37%,但是对比当时同期的股票市价却只有11%和6%.也就是说,巴菲特选择的这两家股票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当期股票市场的表现。当时,华尔街对可口可乐品牌有很深的疑虑,他们都对这两只股票存在怀疑的态度。但是等到数年以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可口可乐和吉列的股价发生了报复性的暴涨,并且远远超过了每股盈余的增长。
这个案例就是投资市场上所谓的“投票机”和“体重计”的写照。正如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样,这关键并不在于追求最高的投资报酬率,而是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是,从长期来看,股市确实是一个称重机。无论你投资哪类品种,都不能仅仅依靠市场上的“时尚风向标”、“人气指数”,还需要进行“量体裁衣”,打造有把握的投资目标。
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并没有股票行情终端机之类的东西,但他的投资业绩并没有因此而失色。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资者打算拥有一家杰出的企业的股份并长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变动,是不合逻辑的。最后投资者将会惊讶地发现,不去持续注意市场的变化, 自己的投资组合反而变得更有价值。
市场与预测是两码事,市场是在变化的,而预测是固定不变的,预测的固定不变只会给分析市场的人以错觉感。所以,下次当你被诱惑相信你已最终找到一种可实现利润而且可以被重复使用的格局时,当你被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惊得目瞪口呆时,记住巴菲特说的话:“面对两种不愉快的事实吧:未来是永不明朗的;而且在股市上要达到令人愉快的共识,代价是巨大的。不确定性是长期价值购买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