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目前在許多險種有些吃緊,雖然保險業不像大部份的行業,所謂的產能只是心態上而非實質的,保險業者可以接下無限量他認為適當的保單,這其間只受到主管當局與公會評比的壓力,公司與主管當局在乎的是資本的適足性,越多的資本當然是越好,也代表可以簽下更多的保單,在標準的商品化企業,如鋼鐵或鋁業,要增加產能還要一定的前置期間,而在保險業資金卻是可以隨時取得,因此供給不足的情況可能馬上就會消失。這就是目前實際發生的狀況,在去年總計有十五家業者大約募集了三十億的資金,使得他們可以吃下所有可能的生意,而且資金募集的速度越來越快。
保险业
照這樣下去不用多久馬上的會面臨到殺價競爭的情況,之後獲利也會跟著受影響。而這一切都要歸疚那些大幅增資的業者(有人一定會批評,就像我們在紡織業一樣,資本社會的動態變化,使得所有業者做出那種個別看似合理,但就產業整體而言,弊多於利的結果。以往年報我曾告訴過大家,波克夏雄厚的資本結構(堪稱業界之最)有一天能讓我們在保險業擁有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隨著市場的緊縮,這一天已到來,去年我們的保費收入在經過許多年的停滯之後,增加三倍以上,波克夏的財務實力(以及過去優異的記錄)是我們爭取業務最有用的利器。我們正確地預期到大客戶對於品質的要求,在他們了解到保單也不過是一張借據,而許多借條在去年皆無法兌現。這些客戶最後都被波克夏健全的資本結構吸引上門,而另外有一點是我們沒有預期到的發展,那就是還有許多客戶是因為我們能夠承擔鉅額的風險而覺得我們與眾不同。
關於這點,你必須對鉅額風險有一些認識,在以往有許多業者都很願意接下這種保單,但是他們會這樣做的原因是透過再保險的安排,業者只要保留一小部份的風險,而將大部份的風險移轉給再保業者,想想看例如經理人投保額二千五百萬,透過與再保簽約,保單發行公司可以只留下頭一個一百萬損失,超過的部份最高到二千四百萬由再保公司負責,照業界的說法,其保險毛額很高,但淨額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