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期,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过一场演讲,内容是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司预测的利润增长,使其股票变成一种息票利率不断增长的股权债券,这种债券就是公司的股票,而它的“息票利率”就是公司的税前利润,它不是公司派发的红利,而是公司实际的税前利润。
下面是巴菲特购买一家公司的过程:他查看公司的税前利润,将公司潜在的经济发展动力所体现的盈利能力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这是否为一项物有所值的好买卖,他在股票市场买下某家公司的部分股份时,其方法也相同。
巴菲特之所以将公司的股票转换为股权债券概念,是因为他看到了持续性竞争优势所产生的强大的潜在经济动力,它能给公司带来持续的利润增长,当股票市场承认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利润的持续增长最终将使公司股票价格上扬。
允许我再重复一次:对巴菲特来说,一家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其股票相当于一种股权债券,公司的税前利润相当于昔通债券的息票或它支付的利息,但不同于普通债券,股权债券所支付的息票利率不是固定的,而是年复一年地保持增长态势,股权债券的价值自然也在不断地攀升。
这是巴菲特买入一家具有某种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时所发生的情况:每股收益一直保持增长——或者是通过销售业绩的改善、运营规模的扩大、收购新公司,或者是公司用积累的库存资金进行股票回购。随着公司利润的增长,巴菲特最初投在这些股权债券上的回报也随之增加。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他的理论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20世纪80年代末期,巴菲特开始以平均每股6.5美元的价格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该公司的税前利润为每股0.70美元,相当于每股0.46美元的税后利润。从以往数据来看,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保持着每年15%左右的利润增长率。由此,巴菲特认为他买到的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股权债券,这种债券能为他最初每股6.5美元的投资带来10.7%的税前回报率,同时,他也认为该回报率今后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不同于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并不是因为预期可口可乐股票价值应为每股60美元,而因为认为每股40美元的股价存在“价值低估”而买入,他考虑的是,以每股6.5美元的价格买入后,将获得相对无风险的10.7%的初始税前回报率,并且认为这一回报率在今后20年将以15%左右的年增长率不断升高。接下来,他会将之与其他投资的风险和回报进行比较,看看这项投资是否真正具有吸引力。
对那些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税前10.7%并以每年15%的增长率增长的年回报率并不会打动他们,公司未来发生的事情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只对股票价格感兴趣,并且从来没打算长期持有。但对做长线投资的巴菲特来说,持有这类股权债券就是他梦寐以求的。